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懷孕后只做 “大熊貓”,一點兒也動不得了嗎?母乳喂養真的是產后體形恢復的“宿敵”嗎?以上問題的答案也許可以從全市各所孕婦學校的授課中尋找到。
近日,上海市婦女保健所組織全市孕婦學校開展了師資授課總決賽。 10位進入決賽的教師以新穎的形式展現了生動的互動教學演示,也向大家傳遞了眾多科學的孕期保健知識。本刊特別摘錄比賽現場部分實用知識,并采訪了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上海市婦女保健所所長段濤教授。
“孕”動媽咪更健康
如果你還固執地認為孕婦就該整日靜養不動,那可就得立即刷新一下觀念了。大量研究表明,孕期適量的身體運動不僅是安全的,而且對母子都有益處。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上海市婦女保健所所長段濤教授指出,科學、合理的孕期運動,可以幫助孕婦學會更好地調控自己的身體,強健全身的肌肉和韌帶,減少孕期容易出現的手足腫脹、腿部抽筋、氣短及乏力等癥狀,有助于孕婦增強體質和轉移自然分娩時的陣痛;運動時孕婦體內釋放的多種激素,可以緩解孕期緊張的情緒。此外,通過運動使孕期體重適當控制,也可使產后體形更快恢復。
哺乳并不只對嬰兒有利
母乳喂養對新生嬰兒的好處,已人所共知。但是,有些年輕媽媽害怕哺乳影響體形,因而顧慮重重。其實,哺乳不只對嬰兒有利,對母親也大有好處。
首先,年輕婦女初為人母時往往存有一定程度的緊張情緒,而及時哺乳則能幫助調適心理節奏,緩和焦慮情緒。第二,婦女在妊娠后期,約有2—4公斤的多余脂肪儲存在臀部及大腿周圍,這些脂肪可通過哺乳得以消除。第三,哺乳時,嬰兒的吸吮刺激了乳頭,使母親體內的催產素分泌增加,這種激素可使因妊娠而增大的子宮回縮,促使臃腫的腹壁迅速復原。
有此可見,哺乳絕非體形恢復的“宿敵”,關鍵是要合理掌握哺乳的時間、次數、姿勢和方法。
新生兒也需要情感交流
你知道嗎,新生嬰兒盡管不會開口說話,但也需要與母親的情感交流。有研究表明,如能每天堅持與寶寶交談半小時,對寶寶日后語言交流能力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那么如何與寶寶交流呢?其實,每次喂奶時,媽媽都可用溫柔的語言與寶寶談話:“寶寶吃奶了,寶寶真乖……”。以此傳遞母親的聲音,增進母子間的交流。同時,也要在哺乳時盡量與寶寶肌膚相親。溫柔的撫摸是一種愛的交流,這樣可使寶寶感到安全、舒適。此外,還可以經常用色彩鮮艷的玩具逗寶寶,或用小鈴鐺在寶寶耳邊輕搖。這既是一種交流的方式,也可促進寶寶五官功能的發育。
下一篇:母乳多少與乳房大小沒關系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喂奶期沒有月經就不會懷孕嗎?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