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雖說母乳喂養的好處已經漸入人心,但究竟有多少母親真正做到了純母乳喂養?近日,在第三屆亞洲兒科營養大會媒體論壇上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70%以上的媽媽在母乳喂養時遇到過困難;其中比較集中的一個問題是,新媽媽們對母乳是不是充足的判斷有誤區。81.64%的母親誤認為乳房經常沒有脹奶感就是母乳不足;74.57%的母親選擇了寶寶經常哭鬧;還有56.33%的母親誤認為頻繁喂奶就表示母乳不足。
中國母乳育嬰網的負責人丁冰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這主要是因為很多新媽媽對母乳分泌常識不夠了解:她們大多不知道乳汁的來源,總是誤以為乳汁分泌與乳房大小、遺傳等因素有關。而事實上,乳汁的分泌由大腦刺激產生的催乳素支配。通常,嬰兒的吸吮會產生刺激,給大腦信號以增加乳汁的分泌,并使腦垂體后葉釋放催乳素,刺激乳汁噴射。這種經常、反復的刺激,才是保證母乳量的關鍵所在。另外,堅信自己能給予寶寶所需的全部母乳也很重要。有了以上兩條,再加上喂養方法得當,每一位母親都有能力實現純母乳喂養。
丁冰表示,通過不斷的吸吮刺激,乳房自然會分泌足夠的乳汁,使寶寶的需要與媽媽的供給達到“供需平衡”。寶寶哭鬧,通常存在尿濕、尋求安慰等其他原因;而需要頻繁喂奶,則可能是因為每次哺乳的時間過短。因為乳汁有“前奶”、“后奶”之分,“前奶”稍清稀,含蛋白質多一些,“后奶”相對濃稠,含脂肪稍多,飽腹感更強。如果媽媽喂奶時間過短,令寶寶只吃到“前奶”,就可能導致寶寶容易餓。
其實,真正的母乳不足只有兩種情況:寶寶出現尿少且濃的情況,即24小時之內少于6次;或寶寶每月體重增長不足500克。記者 吳瀟湘
下一篇:哺乳期避孕莫吃避孕藥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母乳和嬰兒的“情感”作用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