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這一個多月的驚心動魄,我的寶寶們,你們堅強的意志,你們與疾病、疼痛抗爭的勇氣,讓我心疼不已又令我無比驕傲,謝謝你們帶給我的驚喜和感動,這份禮物我將一生珍藏!
2013年1月9日,銀蛋兒回家啦!從此我們全家團圓啦!
接銀蛋兒時,丈夫心急,走得很快,在醫院樓道把我落得好遠,以前我總嫌他走得慢,當了爸爸真的不一樣了。
寶寶,你終于闖過來了,你真的是一丁點苦都沒有逃脫:最開始是消化關,你曾嘔吐褐色分泌物,疑似腸道出血;然后是本以為平安渡過的呼吸關,就在我們第一次“約會”的前期你一度發生窒息;最后是感染關……我的寶寶,感謝你如此堅強、勇敢,你是好樣的!
銀蛋兒很活躍,不時地做出各種表情逗我開心,當媽的我一點兒也不厚此薄彼,把給金旦兒說的話,一模一樣地說給了銀蛋兒。醫生交代了照顧銀蛋兒的各個注意事項。由于早產兒自身免疫力低,還不能打疫苗,我們回家后需要更注重對兩個寶寶的環境保護措施。
為此,我還制定了六條“家規”。
與金旦兒有所不同,銀蛋兒只在吃飯時需要給氧。不過,由于有了先前照顧金旦兒的經驗,一天下來,雖然兩個寶寶增加了我們“工作”的難度,也總算安然度過。
但是,我敏銳地察覺到月嫂秀一個人盯不住兩個寶寶了,晝夜不得休息,幾天下來,我和她說話,她瞪著眼看著我,卻反應遲鈍,不明白我在說什么。
照顧寶寶這件事,只要經濟上不困難,絕對需要一對一的照料,尤其是我們家的特殊情況——兩個都是早產兒。我得趕緊找月嫂公司再尋一得力助手了!兩個寶寶回家后,家里登時變得熱鬧非凡,我的保姆團隊也從原先的一人,擴充到三人:一個保姆、兩個月嫂。
照顧寶寶的大小環節中,我最為向往的是給寶寶洗澡。只可惜看著那小手小腳,軟綿綿的樣子,我滿心歡喜,卻實在敢想不敢做,只能在一邊癡癡地望著。
之前洗澡就哭的金旦兒,似乎因為有了弟弟的陪伴,再也不哭了。
而我卻總像看不夠他們似的,總想把他們擁入懷中。只要他們小哥倆醒著,沒吃飯,我就抓緊每分每秒抱著他們,恨不得把他們從出生到現在所有應得而未得的母愛都給他們,月嫂秀教我姿勢,讓我能和寶寶們胸貼著胸,腹貼著腹,寶寶能明顯感受到這是來自媽媽的懷抱,他們的眼神和感覺完全不一樣了,銀蛋兒還伸了伸腦袋,看似可以輕輕抬頭了,接著便在媽媽的懷抱中睡著了。
2013年1月12日,我的寶寶們滿月啦!
今天我和丈夫準備給他們做人生中第一個小腳印和小手印以留念,我們在月嫂的指點下進行初步嘗試,做得不理想。月嫂說:不太容易做好,所以好多人家讓外面公司做。但我和丈夫堅持認為,父母親手給寶寶做更有意義。于是我們總結經驗又開始了第二次手工制作。
2013年1月14日,我產后整31天。
我們第一次帶寶貝們去協和醫院打“劑脈欣”針劑。出院后醫生要求每周打一次,丈夫要和我們一起去,我覺得打針是很簡單的事,我自己開車應該可以,快去快回,不會在外面逗留很久,也不會受涼,于是就讓丈夫上班去了。上午我們充好三個大氧氣袋,吸取以前教訓把接頭放在水里看看是否有氣泡,確定一切完好后裝車。
然而,正好那天新來的月嫂不堪重負向我告退。我沒有辦法,只好讓保姆紅暫時充當月嫂角色。我負責開車,月嫂秀和保姆紅一人抱一個寶寶,我們一行五人,帶著三大袋鼓鼓的氧氣袋上路了。
剛開車,沒10分鐘,銀蛋兒開始哭,據秀說他有點兒餓了,停下車來,不哭了,繼續開車走。
一會兒金旦兒的血氧檢測儀不停地報警,數值低了。我們費了半天勁,終于找到原因,氧氣袋用了一半了,可能壓力不足,秀和紅把它放在兩人之間,擠壓著,的確管用,但這樣她們很累,不能長時間堅持,因為她們還抱著寶寶。最后秀把它放在雙腳下踩著,警報終于停了。
金旦兒哭完,又換銀蛋兒大哭,一陣緊似一陣,哭聲一聲一聲直扎我心。
到了停車場,找不到停車位,我只好先停在不擋道的地方,在車里配好奶,喂銀蛋兒吃。
這一路下來,真是好熱鬧,寶寶們的哭聲,大人焦急的喊聲,交織著儀器的工作聲,我由衷感嘆道:三個人伺候兩個寶寶真是不夠用啊!
此時,氧氣已經消耗了一袋,待我繳費取藥回來,好遠就看見紅抱著銀蛋兒找護士說什么,我連忙加快步伐過去問她怎么了?
她說:“銀蛋兒有點缺氧,臉色發青,咱只帶了一套氧氣和管兒,金旦兒用著。”
我說:“在醫院里不怕,哪兒都有氧氣。”
和護士商量先把氧氣給上,我去交費(身上沒帶現金,只好自己親自去刷卡繳費)。回來后寶寶的情況已經緩解。
可是,由于產后身體尚未徹底恢復,我的腳仍然有些腫,只能穿丈夫的大鞋,再加上我長期不動,腿軟,走起路來想快都快不了。不知不覺間時間竟已過了好久。
我給寶寶們備的三個氧氣袋轉眼只剩半袋了,回想來的路上就用了一袋,這回程是肯定不夠用了。
我急忙去找護士商量,看能否給我們灌點兒氧氣,護士說不行,但是她告訴我醫院小賣部有,小賣部離這不遠,情急之下,我自己挎著包,經自拎著兩個空氧氣袋去了小賣部。可小賣部的人竟然說沒有這東西,讓我到急診去看看。
四周張望一番,好在急診室離得不遠,立馬調轉方向奔往急診室。心里急,不斷加快腳步,可還是半天才扭到。遠遠看見前臺,張口就問:“充氧氣在哪?”前臺接待員卻一臉茫然,說:“沒有。”我又問其他醫護人員,都搖頭。
我心想,這下可完了,大家都不知道。我急得汗水直往下淌,實在沒想到身在醫院,還能弄不到點氧氣,難道就真的求助無門嗎?就在這時,一個正打電話的護士沖我喊了一聲:“有。”
我像看到了救命稻草般眼巴巴地等著她。心跳仿佛都漏了一拍,大約見我急,護士也很快便撂下電話,告訴我說南門側面有氧氣站,并指點我如何走。
那天六七級西北風,吹得我幾乎走不動路,我還沒出月子,身體虛弱,再加上穿得很厚,也許是因為走了太多的路,也許是心急,以至于我全身大汗,帽子都濕透了。三九天的風格外冷,透過帽子直達我頭皮,刺骨,想著自己還在月子里,我忙用手捂著頭,才好受些。
大概二十分鐘后,穿著丈夫的大皮鞋、登山褲、羽絨上衣、毛線帽,背著包的我,終于在腰上掛著兩大袋鼓鼓的氧氣袋如英雄母親般出現在了寶寶們的身邊。這一切,總算有驚無險。
寶寶們出院后每月還要去醫院進行一次例行身體檢查。第一次查體時間來臨之際,我們家的育兒團隊又增加了一名月嫂。丈夫聽說了上次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后,堅持要跟著去,并換了輛大車,特地把氧氣筒用繩子綁在前排座椅旁,這樣可以隨時為氧氣袋充氣,一個小型可移動的氧氣站做成了,于是我們一行七人出發了!
兩個月嫂懷抱寶寶,肩背一個綠色大氧氣袋,保姆紅則背著裝有寶寶吃喝拉撒東西的大包,我再背一個大氧氣袋,風風火火的育兒團隊,煞是“壯觀”。
到了醫院,醫生一邊檢查,一邊說:“寶寶們都長得很好,就照這樣養。”我們像是被老師表揚的好學生,心花怒放!這些日子,雖然累,雖然辛苦,還常常擔憂,總算一切都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了。
接下來,我要開始準備寶貝們打疫苗和查詢新生兒篩查結果的事兒了,寶貝們開始有自己的時間表、資料夾,因為兩個寶寶,情況相似又有不同,需要區別開來,于是我在家里也給他們分開“建檔”,他們有各自的人生不是嗎?從現在就要啟程了!
反觀自己,終究還是在月子里,按照傳統是不許出門的,為了寶寶,我都已經出去好幾次了,到目前感覺也還好,只要注意冬天里把自己包裹嚴實,不要傷風感冒就好。
沒有寶寶陪伴的月子,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
我慶幸求子路上自己遇見這么多好醫生,好護士,好人。我從心底里向他們道聲謝,這份感恩,將長存我心,永不淡忘!祝好人一生平安!
本文摘自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授權的《我的特殊月子》一文。
下一篇:減輕孕媽產前焦慮錦囊妙計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丈夫別對新媽媽說六句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