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大豆中富含蛋白質和油脂,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食品。大豆所含的異黃酮,是大豆生長中形成的一類次生代謝產物。許多研究證明,大豆異黃酮的生物學作用廣泛,特別是它與女性的健康更是備受關注。主要表現在———
1、抗動脈粥樣硬化及降膽固醇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大豆異黃酮可顯著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B,促進高密度脂蛋白、載脂蛋白A等抗動脈硬化因子的提高,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在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中,膽固醇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日本曾經進行的一項5000人大規模調查,結果表明,大豆異黃酮具有降低膽固醇,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在英國對女青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顯示了大豆異黃酮的劑量效應關系,每天食用45毫克以上大豆異黃酮可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10%。還有實驗證明,絕經前婦女每天吃45mg異黃酮 ,血漿中總膽固醇顯著降低。
2、雌激素樣的作用
大豆中的異黃酮糖苷被腸道中細菌轉化為類似于激素樣的物質,具有微弱的雌性激素活性。大豆異黃酮作為植物雌激素樣物質具有雙重作用,對于高激素水平的動物呈現抗激素活性,對低激素水平的動物呈現此激素活性。
?、俑纳聘昶诰C合征:大豆異黃酮對更年期婦女出現的許多與激素減退有關的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在絕經前婦女常規膳食中添加含異黃酮的大豆蛋白后,可延長月經周期,并可能與預防乳腺癌有關。在對絕經后婦女的研究中,有報道認為,每天食用富含植物激素的(如黃豆食品)膳食,每天攝入異黃酮總量﹥260mg,連續12周,血清黃豆苷原濃度增加12倍,三羥異黃酮濃度增加22倍。與此同時,絕經癥狀記分減低60%,“潮熱”記分減低54%,陰道干燥記分減低60%。
②改善骨質疏松:更年期婦女由于骨組織減少導致骨骼脆易折易碎,其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衰退后激素水平下降,骨代謝出現負平衡,骨量減少所致。大鼠實驗表明,大豆異黃酮與雌二醇一樣,能阻止切除卵巢后骨密度降低。
?、勖廊莺脱泳徦ダ希捍蠖巩慄S酮雌激素樣作用可使女性皮膚光滑、細膩、柔嫩,富有彈性,煥發青春風采。女性通過補充大豆異黃酮可激活乳房中的脂肪組織,從而達到豐乳的效果。
研究表明,注意補充大豆異黃酮可使更年期女性體內雌激素維持正常水平,推遲絕經期,延緩衰老。
④預防老年癡呆癥:早老性癡呆癥女性多見。研究表明,人類的大腦也屬于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腦內具有記憶功能的海馬突觸小體含雌激素受體,醫學研究證實,雌激素水平與老年癡呆密切相關,因此使用大豆異黃酮對預防老年癡呆具有一定的意義。
3、抗腫瘤作用
大豆異黃酮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特別是與激素有關的腫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有研究人員對大豆攝入量和癌癥危險性進行研究,并指出在26項實驗模型中,有17項研究結果表明大豆可預防癌癥的發生。Herman等(1995年)在其流行病學方面的綜述中指出,與激素有關的癌癥的低危人群尿中和血漿中雙酚含量較高,而乳腺癌患者或乳腺癌高危人群(女性)尿中排出的異黃酮類化合物較少。這說明攝入異黃酮較多的人群發生乳腺癌的危險性較小。美國科學家在比較美國人和日本人的膳食時,認為豆類食品是日本人癌癥發病率低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美國人是日本人的4倍。
大量實驗還證實,大豆異黃酮還可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結腸癌、肺癌和胃癌的發生。
大豆異黃酮適宜人群
適宜人群:中老年婦女;心血管病人、老年癡呆癥、前列腺增生、骨質疏松、女性更年期障礙等。
不適宜人群: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教授 黃連珍
下一篇:剖腹產飲食應注意些啥?營養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調理產后浮腫的2款食療方營養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