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約90%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礙,從而影響患者康復,甚至增加復發風險
站在浴室的鏡子前,今年47歲、上個月剛剛做了手術的乳腺癌患者韋麗(化名)緊緊咬著牙,恨不得把鏡子里“不再完整”的自己砸得粉碎。
韋麗此時此刻的心情,相信不少乳腺癌患者都曾有過切身的體會。確實,隨著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的日益上升,專家們發現,中國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年齡比美國提前10年,20%的患者年齡集中在40歲~49歲,30歲~39歲,而這些年齡段的女性恰恰正處于人生中事業或家庭的成熟季節,有著非常迫切的社交、工作和維系家庭的需要。然而,資料顯示,接近九成的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礙,包括自信心下降、對事物的興趣喪失等。“這些情緒上的問題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更會影響她們的免疫功能和內分泌,從而增加了癌癥復發的幾率。”專家說,乳腺癌治療,在保住病人生命的同時,還應關注患者的心理問題,讓她們在治療結束后,仍能擁有一個圓滿的人生。
九成乳腺癌患者有心理障礙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中國婦女乳腺癌發病的高峰年齡較美國提前10年,40~49歲,30~39歲年齡組乳腺癌所占比例超過20%。隨著乳腺癌早期診斷的廣泛開展,早期乳腺癌良好的治療效果使得很多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長,目前我國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已經達到70%,乳腺癌患者對生存質量的要求也日益凸現。
然而讓人憂慮的是,國內資料顯示,約90%患者存在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礙,包括自信心下降、存在生活空虛感、對事物的興趣喪失等。64%的患者會顧慮自己形體改變招致別人的異常目光;58%的患者出現了性生活次數和滿意度下降;63%的患者社交次數和滿意度下降……心理不健康影響到患者的情緒,從而造成失眠、食欲不振、內分泌失調等,增加癌細胞轉移的可能。
乳房缺失成乳腺癌患者心中最痛
據周明介紹,乳腺癌患者在確定自己身患癌癥之后要經歷體驗期(震驚)、懷疑期(拒絕接受事實)、恐懼期、幻想期、絕望期以及平靜期這六個階段。明確了乳腺癌的診斷通常讓患者難以接受,她們一方面迫切地希望能夠通過手術治療來拯救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又因為手術切除乳房使軀體功能的完整性受損,使其作為女人的感覺和自尊心受到威脅,因而心理上處于極其矛盾的狀態,產生激烈的心理反應。
在乳腺癌手術及治療過程中也會引起許多心理問題,較長的瘢痕、不對稱的胸壁使很多患者在手術后一段時間內不敢直面自己已經愈合的手術切口,無法面對自己一部分“女性標志”的永久喪失,心理上難以接受自己外形的改變,導致她們很難適應乳房切除后生活的變化,并把自己歸入殘疾人的行列之中。
而患者術后側肩關節活動障礙,上肢功能下降,影響了患者工作和家務勞動能力,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心理負擔,容易引起患者焦慮、抑郁、沮喪、敵視、悲傷、灰心、憤怒等不良情緒。
在性生活方面,由于肢體活動受限和連續的化療使體力不支而性欲下降,導致性生活次數減少,甚至消失。部分患者由于失去了乳房,感到自己作為女人的吸引力下降而回避配偶。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由于不能肯定化療期間能否進行性生活而干脆停止,或者擔心性生活會加速自己癌癥的轉移或復發而拒絕性生活。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乳腺癌“零期”患者無需化療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褥期急性闌尾炎莫誤診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