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王姐和朵朵媽坐在沙發上聊天。“我現在又為要不要孩子猶豫起來了。”王姐嘆息道。朵朵媽關心地問:“怎么了?”
“我現在年紀這么大了,擔心生的寶寶不健康。”“不會的,只要你健康寶寶就一定健康。”朵朵媽安慰她說。
“是嗎?可是我聽說高齡產婦生出來的寶寶容易腦癱。”朵朵媽搖搖頭,說:“誰說的?雖然我不知道腦癱是怎么回事,但我知道高齡產婦也能生出健康的寶寶。”
王姐嘆了一口氣,說:“希望我是杞人憂天了。 ”“懷孕前做好準備,產檢的時候醫生也會看的,有什么問題馬上就能檢查出來。”朵朵媽拉起王姐的手,柔聲說道。“嗯,也只好如此了。 ”
王姐的擔心顯然還沒有消除。
有些人聽說過腦癱兒,也可能遇到過,但真的了解什么是腦癱嗎?腦癱是怎么發生的?其實每一對想要孩子的父母都應該知道,新生兒腦癱在某種程度來說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就在于父母怎么做。
腦癱是指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后的一個月內,由于大腦尚未發育成熟,而受到損害或損傷所引起的以運動障礙和姿勢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還常常并發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障礙等癥狀。
引起腦癱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腦癱的原因十分復雜,從媽媽懷孕時起,到寶寶出生后1 個月內,凡是能引起大腦組織損傷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腦癱。其中,新生兒腦病是腦癱的主要原因。在以下三個時期都存在導致腦癱的因素:
1.出生前
在寶寶出生前的某些導致腦癱的高危因素,大多與準媽媽有關。
● 不恰當地用藥。
● 病毒感染。
● 原蟲感染。
● 妊娠高血壓。
● 重度貧血。
● 一氧化碳中毒。
● 先兆流產。
● 胎盤異常。
● 妊娠期吸煙、酗酒。
● 高齡產婦。
以上列舉的因素并不完全,很多產科醫生都告誡準媽媽,如果母親生病那么就無法保證胎兒一定是健康的,因此在孕早期避免生病是絕對有必要的,特別是一些能夠被預防的疾病,更應該積極預防。
2.圍產期
在圍產期,能否順利分娩也影響到新生兒腦癱的發生率。早產、產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核黃疸等原因都可導致腦癱。
● 早產兒、低體重兒被稱為高危兒,出生時大腦發育較不成熟,發生腦癱的可能性較大。
● 因各種原因導致新生兒窒息,尤其是重度窒息,使大腦組織損傷可能形成腦癱。
● 重癥黃疸治療不及時,膽紅素進入中樞神經傷害大腦導致核黃疸,可引起智力損
傷或腦性癱瘓。
此外在生產過程中,產程過長、急產、胎位不正、使用產鉗等分娩時急性事件都有可能造成腦癱。
3.出生后
頭部外傷、顱內出血及病毒感染等因素為出生后導致腦癱的因素,臨床較前兩種少見。
你 知 道 嗎
新生兒腦癱完全由分娩前的危險因素所致的比例,遠遠高于單純由圍產期的危險因素所致的比例。也就是說,保證準媽媽的身體健康就能有效降低寶寶發生腦癱的幾率。
寶寶腦癱的6個信號
在新生兒期腦癱一般沒有明顯癥狀,不容易被新手父母發現,但如果留意觀察也可發現一些跡象。這些早期信號能夠幫助識別寶寶是否患有腦癱,因此要多加注意。信號一,不會吸吮。寶寶出生后不會吸吮或吸吮無力,不愿吃奶或邊吃邊哭,以及吞咽困難容易嗆奶。
信號二,哭聲無力。寶寶哭聲微弱,或者出現不明原因的啼哭不止。
信號三,運動少。寶寶不愛動,非常安靜,自發運動少。
信號四,全身無力。正常情況下即使是睡著了人體也有一定的肌張力來維持身體的穩定,而患有腦癱的寶寶則總是全身軟綿綿的沒有力氣。
信號五,突然打挺。有時會突然打挺,身體猛然向上竄出,頭偏向一側,下肢僵直或一屈一伸,不對稱。
信號六,易受驚。聽到噪音或改變體位時容易受驚。
請留心這 6個早期信號,它們能表明寶寶大腦的發育是否正常。你可以自己測試一下寶寶的行為能力,看看他對周圍的反應,發現異常要及早咨詢醫生。
測試寶寶6種行為能力
新生兒的行為能力主要表現在看、聽、聞、反應能力、神經反射以及與成人的互動6個方面。
第一種,看
寶寶的眼睛能追隨明亮的物體,如燈光。對光的反應也比較敏感,遇到強光刺激時會閉眼。
第二種,聽
出生一周左右,寶寶能聽到外界的聲音,并轉頭朝向聲音的方向。
第三種,聞
寶寶能分辨出甜、苦的不同。寶寶能聞出奶香味,有些新生兒還能通過嗅覺找到媽媽。
第四種,反應能力
用手觸摸寶寶的皮膚時他會有反應,如摸寶寶的足心他會縮回腳丫。
第五種,神經反射
寶寶還有一些特別的神經反射能力,如你把一根手指放在新生兒的掌心,他會立刻握住;用手掌抵住寶寶的腳掌,他就會向前爬行。
第六種,互動能力
新生兒有與成人互動的能力,當你對他微笑時他會盯住你的臉,還會用哭聲來表達自己的要求。
這些測定簡單易于操作,在日常護理中可隨時進行,好處便是能夠及時發現異常情況。舉手之勞何樂不為?
三步預防新生兒腦癱
根據大腦的發育規律看,發現問題越早,治療越及時,治愈率就越高。因此,對腦癱的防治重在預防。預防包括3 個階段的準備,即懷孕前、孕期和新生兒期。
第一步,做好懷孕準備
在可能導致新生兒腦癱的危險因素中,來自母體的比重很大,這就給所有準備懷孕的人提了個醒,一定要做好懷孕的準備:
● 飲食均衡,營養搭配合理。
● 全面體檢,特別是生殖系統的檢查。
● 去看牙科,解決口腔隱患。
● 戒煙、戒酒。
● 提前免疫接種。
● 頻繁接觸重金屬、化學污染、輻射、病毒及高溫作業的工種要更換。
第二步,做好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包括:
●定期產檢,特別是孕中、后期的產檢,如果經產檢發現問題,就要按約復診。
●懷孕時避免去人多的公開場合,特別是在流行病傳播期間。
●準媽媽要注意個人衛生,患有細菌感染要積極治療。
●遠離寵物。
●不吃生肉或半熟食物。
●生病了不能隨便用藥,應該咨詢醫生。
第三步,做好新生兒保健
做好新生兒保健包括:
●新生兒的顱骨還未完全長好,抱起時要用手托住他的腦袋,小心移動。
●寶寶剛出生頭幾天,事情太多容易手忙腳亂,此時要避免忙亂中發生意外,使寶寶掉落或滾落在地對大腦造成損傷。
●探望人群不應太多,避免傳染細菌病毒。
●嬰兒室內保持通風通氣,保持濕度和溫度。
腦癱能治療嗎
腦癱發病原因復雜,治療起來十分困難,治療后的康復也需要很長時間,有以下 3個方面必須留意:
新生兒期:越早發現越好
從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特點來看,腦神經的損傷是不可逆的,治療越早對腦神經的傷害程度越低,治療效果越佳。由于腦癱的癥狀是逐漸顯現出來的,所以在新生兒期父母就應該留意觀察寶寶是否有異常情況,最好能在 3個月內確診,因為此時大腦組織尚處于迅速發育階段,可塑性大,是治療的最佳時期。
半歲至兩歲:早期治療期
出生 6個月至兩歲是早期治療期,如果治療得當,治療的效果也會比較好。超過這段時期后治療效果就要差一些。
家庭康復:長期的治療和訓練
對腦癱的治療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住院治療只是短期的,重要的是出院后的長期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只能在家中完成,所以家長必須掌握幫助寶寶進行大腦特殊訓練的方法。最終的效果取決于家長的耐心和配合。很多實際例子證明,科學的持之以恒的訓練,的確能夠使一些患病的寶寶成長為有用的人。
溫馨提示
用科學的眼光看待腦癱
1. 腦癱最主要的表現是運動功能障礙,同時也常常伴有智力低下、癲癇、進食困難、語言障礙、行為異常以及聽力、視力障礙等。腦癱患兒的康復是一個綜合治療的過程,治療方法很多,應根據個體差異、病情輕重由專業醫生綜合評估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2. 很多人誤以為腦癱患兒一定是弱智兒,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腦癱不等于弱智,很多腦癱患兒僅僅是運動功能障礙,智力并沒有問題。
3. 在新生兒腦癱患者中,除了早產兒、低體重兒等高危群體外,有近一半的患者是足月或近足月兒。近期研究表明,這可能與包裹胎兒的薄膜發生炎癥有關。
下一篇:忽視婚前檢查新生寶寶患梅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褥汗宜了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