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十月懷胎,無論采取什么分娩方式,胎兒對盆底的損害都是一樣的
●產后一年內順產產婦出現的下尿道癥狀相對明顯,但一年后無差別
●預防盆底受損的最有效辦法是在孕前、孕期和產后堅持做“縮肛運動”
今年35歲的肖女士三個月前通過順產生下了近8斤的可愛寶寶,然而,讓她始料不及的是,與幸福和喜悅相伴而來的還有一種難以啟齒的苦惱——那就是尿失 禁。“寶寶那么大,我當初就不應該順產,如果剖宮產,我就不用忍受這種痛苦了。”憶及當初對順產的堅持,她很是后悔。產后盆底受損出現尿失禁,跟是剖還是
順真的有關系嗎?專家表示,十月懷胎,無論采取什么分娩方式,胎兒對盆底的損害都是一樣的,只是順產的產婦,在產后一年內出現的下尿道癥狀如尿道下移、尿 頻、尿失禁等相對明顯,但一年之后,這種差別就會消失。預防盆底受損,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孕前、孕期和產后堅持做盆底肌肉康復訓練。
區別:
順產一年內下尿道癥狀相對明顯
“經歷了十月懷胎的過程,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盆底肌肉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主任醫師劉娟解釋說,在妊娠過程中,
尤其是到了妊娠后期,胎兒一直像一個西瓜一樣壓在盆底上,盆底必須長時間地“兜”住這個“西瓜”,自然會受到損傷。“這種損傷在生產之前就已經形成了。只 不過,損傷的程度因盆底功能的強弱而不同而已。”
劉娟說,盆底受損的輕度癥狀為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或小腹墜脹感、尿頻、便秘等癥狀,中度以上的盆底受損則表現為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直腸脫垂等。
“而順產和剖宮產的區別在于,前者在短時間內下尿道的癥狀較為明顯。”她說,一般來說,順產的產婦在產后一年內,比剖宮產的產婦更容易出現尿道下移、尿 頻、尿失禁等癥狀。但一年后,這種差別就會消失。“已有盆底受損的剖宮產產婦,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康復訓練或治療,在產后同樣也會出現各種盆底受損的癥狀。”
治療:
中度盆底受損康復至少需半年
劉娟介紹,大約50%的女性產后會出現盆底器官脫垂,并 伴有膀胱和直腸功能性紊亂,如果不做任何康復鍛煉,90%以上不能自行恢復。而在孕期即有尿失禁癥狀的女性,即使在產后不再有癥狀,但在產后的3~5 年,80%~90%仍會出現尿失禁。因此,產后盆底的重建和康復非常重要。
劉娟說,產后盆底康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盆底肌的收縮能力,預防和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改善生活質量。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有了加強盆底肌肉力量的凱戈爾訓練法,即“縮肛運動”。隨著科技的進步,又有了電刺激、生物反饋等新的治療手段。
“如果已出現了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嚴重松弛等癥狀,單純做‘縮肛運動’已經很難達到康復目的,一般還需要配合生物反饋和電刺激的治療方法。”劉娟解
釋說,生物反饋和電刺激分別模擬主動和被動的肌肉收縮,做生物反饋時,患者跟著聲光學習,按照一定的節奏鍛煉盆底肌;而電刺激是外源性的刺激,作用于特定 的肌肉進行鍛煉。
“出現了尿失禁、子宮脫垂、陰道嚴重松弛等癥狀的女性也不必過分擔憂和焦慮。”劉娟介紹,盆底康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時間堅持。“一般情況下,中度的盆底受損,至少需要半年的康復時間,過分焦慮反而影響康復。”
她說,經過規范的康復訓練,80%以上的盆底受損患者可以康復。“即使是中重度受損,經過康復訓練未能恢復,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因為還可以通過手術進行修復和重建,不能手術的還可以放子宮托。當然,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預防:
應把“縮肛運動”提前到孕前和孕期
“毋庸置疑,所有的事后治療都不及事先預防有效。”劉娟提醒,孕前的保健和孕期的鍛煉,是預防盆底受損的最有效辦法。
她介紹,孕前保健和孕期鍛煉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縮肛運動”。“縮肛運動”主要是通過主動收縮肛門、陰道、尿道周圍的肌肉,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加強 盆底肌肉,改善尿道、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具體方法為:每次“縮肛”時不少于5秒,然后再放松,連續做15~30分鐘,每天進行2~3次或每天做 150~200次。
她提醒,做縮肛運動時,一定要保證放松腹部,不要增加腹壓。如何判斷有沒有放松腹部呢?只需將手放在腹部,感覺到腹部不緊張即可。
劉娟特別強調,做“縮肛運動”,孕前和孕期比產后做效果更好。因為孕前和孕期沒有心理壓力,能夠心平氣和地鍛煉,更利于增強盆底肌肉的彈性,為妊娠后期 盆底的承重做好準備。相反,如果到了產后已經出現盆底受損癥狀才開始做康復訓練,心理壓力要大得多。“越著急,越不能放松,效果就越差。”
下一篇:新媽媽不可小視產后性障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7種產后疼痛大解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