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專家:3個月時應做聽力診斷
晨晨剛出生的時候黃疸,膽紅素偏高,雖然通過了聽力篩查,但醫生還是叮囑3個月時做個聽力診斷。媽媽沒把這事放心上。待晨晨長到1歲多,其他同齡的孩子都在咿呀學語時,他卻還只是“啊、啊”地表達,還不愛理睬人。檢查發現晨晨一側耳輕度聽力障礙,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專家表示,一旦發生新生兒黃疸、膽紅素偏高,就要提防聽力損害。
新生兒膽紅素高可造成聽力損傷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麥飛主任醫師指出,新生兒黃疸是臨床較為常見的癥狀,約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可出現生理性黃疸,但也有一些孩子,他們由于新生兒期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或膽汁排泄障礙等原因,使得血清中膽紅素水平升高。當膽紅素水平過高時,由于新生兒的血腦屏障薄弱,血清中高的未結合膽紅素通過血腦屏障,侵入人腦細胞,而容易被膽紅素神經毒性作用的高敏感部位——聽覺神經系統就容易受損?!澳懠t素,尤其是未結合膽紅素,不但可以在內耳細胞耳蝸核沉積,還可損害整個腦干組織,造成中樞性神經聽覺傳導通路異常,從而出現聽力異常,而且據有關報道,膽紅素值越高,對聽力損傷的程度越重。”麥飛稱,在導致新生兒聽力損傷的因素中,高膽紅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
有些家長說,我家孩子出生后膽紅素也很高,但是聽力篩查都通過了,那是否意味著不用再擔心孩子會聾了呢?其實也不然,出生時所做的耳聲發射聽力篩查主要是查看寶寶耳蝸的功能,它并不能檢出聽神經和腦干聽覺通路的功能異常。隨著高膽紅素的聚集、結合、沉積,會導致蝸后病變。
聽力損傷及早干預可恢復一定聽力
要重視早期干預與日后的語言發育。有報道稱,聽力障礙新生兒如果從3個月就開始進行康復訓練的話,大部分都可正常地說話、聽聲音,語言可恢復至健康兒童的80%左右,而越遲干預,效果則越差。所以,對于高膽紅素血癥的寶寶,即便初篩通過了,也建議要在3個月后再回來進行聽力診斷,以便及早干預。
對于膽紅素比較高的寶寶,父母在日后的育兒中要注意積極做好防治,如適當讓寶寶多曬曬太陽,必要時帶孩子回醫院進行藍光治療,以減輕其血清中膽紅素水平。若高膽紅素已經造成聽力損害的,爸媽們不必過于焦慮,隨著黃疸的治療,血清中膽紅素水平降低,聽力損傷也可減輕,部分還可恢復正常?!案吣懠t素對聽力損害的影響通常要經歷聚集、結合、沉積三個階段,而還在聚集、結合這兩個階段時,病變還是可逆的,這個時候積極采取退黃措施,還是可以避免產生不可逆的神經損傷、保護聽力;如果未采取積極的退黃措施,任由病情繼續發展,一旦到了第三步膽紅素沉積時,則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Tips
多關注孩子
對聲響和語言的異常行為
麥飛建議,爸媽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多觀察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在3個月內對巨響毫無反應,在3-6個月不會去尋找望向聲源,6-9個月不會望向指令中提及的人或物品,9-12個月不能執行簡單指令,如把小球傳給媽媽,12-15個月不能說出第一個單字,如爸、媽、車等,或是在兒童期跟別人交流時常需要別人重復,或常專注地望著講話者的臉,以圖獲取更多的信息,幫助理解說話內容等的時候,則應提高警惕,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斷。如果只是輕度的聽力障礙,通常不需要佩戴助聽器,通過語言訓練進行干預即可;但如果損傷程度更重時,則需要佩戴助聽器學說話,必要時還需要植入人工耳蝸。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林惠芳
下一篇:滴蟲陰道炎治療期六點應慎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會有什么發育風險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