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出生第9天 我重蹈了母親的路,開始幫助女兒照顧隔代人孩子的姥爺(我先生)看著我抱著孩子真羨慕,眼饞地說:“讓我抱一會兒行不行?”
“行!但是你把外面的衣服脫了,別讓煙味熏著孩子。”
先生趕緊聲明:“我沒有吸煙,今天起床也沒有外出,剛洗完澡。”
“滿足你的要求,以后可要記住,吸煙就別抱孩子!”
“嘿嘿!”先生笑著從我手中接過孩子。
別說,我先生抱孩子還真是那么回事!姿勢完全標準,而且技術熟練,可比女婿會抱孩子!
回想起我們年輕的時候,女兒出生后56天我就要上班了,因此必須把女兒送到我先生工廠的哺乳室去。那時幾乎每個單位都設立了自己的哺乳室。每天早晨,他在工作服上衣口袋里放上一瓶沖好的牛奶,用斗篷包好孩子,迎著凜冽的寒風,急匆匆將孩子送到哺乳室,然后才去上班。大約上午10點鐘先生去給孩子喂奶,先將帶去的奶瓶用熱水溫好,然后一個人在哺乳室的里屋默默地給孩子換了尿布,開始喂奶。哺乳室的阿姨們都開玩笑地對我說:“屋里都不知道有一個奶爸,一點兒聲音都沒有。”其實我們那個年代是不給爸爸喂奶時間的,因為我們兩口子沒有人幫忙,我又在醫院工作,所以他們技術科的同志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了。我問先生為什么不在哺乳室逗逗孩子。先生說:“我哪好意思,都是媽媽喂奶,我就想趕緊喂完離開。”我因為有喂奶時間,每天中午提前40分鐘下班,匆匆趕回家做好午飯,吃完后就去哺乳室喂孩子母乳。這樣的日子一直堅持到孩子近1歲,因為我先生有一項科研任務要去哈爾濱長期出差,我又要上夜班,沒有辦法,無奈之舉只好將孩子送到北京市里讓我母親看護。
其實我的母親已經很累了,那時我的母親已經60多歲了(與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而且她老人家還看著一個比我的孩子大1歲半的小孫子(我的哥哥和嫂子大學畢業后因為家庭“政治”條件不好,被分配到河北的一個小村子里的學校做教師,沒有條件帶孩子),我父親因為是摘帽右派,已經在1962年就由中央部機關下放到安徽基層工廠工作。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不可能有任何一個人會幫助我的母親,但是母親為了我們的工作,義無反顧地承諾要看2個孩子。記得曾經有一次為了讓母親休息幾天,我把孩子接回平谷縣我工作的醫院,結果被傳染上水痘,因為是處在潛伏期階段在我那兒沒有發病,送回北京后水痘發出來,女兒的水痘出得并不多,癥狀也不嚴重,很快就痊愈了。但是卻傳染給我的小侄子,而且發病還比較嚴重,我的母親只好背著我的女兒,拉著小侄子一起去了當時的人民醫院(即現在的北京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接診的醫生還批評我母親為什么不注意隔離。我母親聽著醫生的訓斥只好苦笑著沒有說話。醫生哪里知道我們家的具體情況。直到現在我都深深地感謝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撫養了我們這一代,又幫助我們撫養第三代,省吃儉用,毫無怨言地把自己的一生完全奉獻給了我們。當我費盡周折好不容易調回北京,父親也落實政策恢復原職回到中央部機關,母親該享福了,不承想,她患上老年癡呆病,在以后的10年光景中,雖然母親被我照顧得很好,也很舒適,但是她已經什么都不知道了,完全喪失了思維能力、行為能力和語言能力。當母親毫無痛苦、默默地離開這個世界時,我覺得我對母親的恩情還沒有報答完,從內心感到愧疚于母親,很長時間難過得不能自拔。愿我的母親在遙遠的天國里不再勞累受苦!母愛是多么偉大而且無私!想不到我今天又重蹈了母親的路,開始幫助女兒照顧第三代,只不過我比母親舒服多了,物質條件也優越多了。我也能像母親那樣全身心地幫助女兒撫養孩子嗎?
下一篇:出院了帶寶寶一起回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初為人父人母的必備技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