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迎接新生命,除了要為即將到來的寶寶準備衣、食、住、行等用品外,父母雙方也要在寶寶來臨前學會照護寶寶的種種方法,以免寶寶出生后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第1門課 哺喂母奶或配方奶
小叮嚀
新生兒在喂食完后,拍打嗝的動作相當重要,可以有效地降低新生寶寶吐奶與溢奶的發生率。
“吸吮”是寶寶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通過吸吮,寶寶即可獲取成長所需的營養。無論是哺喂母乳或是配方奶的新手父母,都應該有基本的哺喂觀念,才能讓你的寶貝吃得順利又健康。
Tips
哺喂母乳:約每2個小時哺喂1次。
哺喂配方奶:約每4個小時哺喂1次。
4姿勢正確喂母乳
媽媽在哺喂母乳時,可嘗試不同的姿勢讓寶寶吸奶。
1.坐姿(搖籃抱法)
姿勢提醒:以舒適的姿勢坐在床上,或找一個有椅背及扶手的椅子靠著椅背坐下。
2.斜倚
姿勢提醒:以舒適的姿勢斜倚床上,腿部及背部墊枕頭,使寶寶的頭部躺在手臂上。
3.橄欖球抱姿
姿勢提醒:此姿勢適用于雙胞胎、嬰兒含乳有問題、乳腺管阻塞或是剖宮產的媽媽。媽媽的手臂環繞在寶寶身體的下方,用手掌及腕部拖住寶寶身體的下方,用另一只手掌及腕部拖住嬰兒頭部,以整雙手臂支撐嬰兒的身體。
4.側躺(晚上哺乳或剖腹產后最好的姿勢)
姿勢提醒:媽媽側臥,與寶寶面對面,媽媽的腹部接觸寶寶的腹部,寶寶頭部靠近媽媽的乳房。
5步驟正確沖泡配方奶
在喂食寶寶配方奶時,建議新手父母遵循以下5步驟,會讓寶寶吃得衛生又安心。
1.準備器具
消毒器及有蓋的大鍋、奶瓶、奶嘴、奶蓋,宜準備6~8支奶瓶、洗奶瓶用毛刷(1支)、鑷子(夾奶瓶、奶嘴用)。
2.消毒方法
先用肥皂清洗雙手,用干凈的消毒鍋加8分滿的水,準備加熱。耐熱的玻璃奶瓶、鑷子等器具于冷水時放入鍋內煮10分鐘,再將較不耐熱的器具包括奶嘴、奶蓋、奶圈等用紗布包著一起放入煮5~10分鐘。再將消毒好的奶瓶放置于干凈的地方晾干,以備使用。
3.溫開水沖泡奶粉
在奶瓶里倒入需要的溫開水(煮沸過的熱開水冷卻至40℃左右)。不要用滾燙開水沖泡奶粉,易結成凝塊,引起寶寶消化不良。
4.溶入奶粉
用湯匙舀起奶粉,舀起的奶粉需松松的,不可緊壓,再用“D形罐口”刮平,對準奶瓶口倒入。
5.套上奶嘴并檢查溫度及流速
手不要碰到奶嘴,把它裝上去并試試牛奶滴出的情形。在手內側滴一滴,確定適當的溫度。
第2門課 睡覺
1個月大以內的新生兒,平均每天有15~20小時的睡眠時間,是成年人的2倍多。寶寶的睡眠周期循環相當頻繁,約每2個小時會有短暫的清醒,一個晚上約有7、8個周期,淺睡和深睡交替進行。
Tips
新生兒每天約清醒2~3小時,之后又進入睡眠狀態。
寶寶夜夜難眠8項原因
“夜啼”有時是寶寶身體不適的表現,以下為你提供8項檢視新生兒夜晚哭鬧的原因,排除這些原因,寶寶就可以一覺到天明。
1.肚子餓
新生兒的胃部容量較小,進食變得較為頻繁,有些新生兒在半夜還需要再喂一次奶,當爸媽忘了喂食自然會哭鬧不止。
2.尿布濕了
新生兒每天大概需要換掉10片尿片,半夜寶寶哭鬧不安,可能就是尿布濕了。尿液跟糞便中含有尿素和尿酸等刺激性物質,容易使寶寶的小屁屁不舒服,換尿片不僅可以預防尿布疹,也可以減少寶寶半夜哭鬧。
3.脹氣
奶嘴孔的大小不同、母親喂奶的技巧不好、拍氣的方式不對等都會令寶寶出現一陣哭鬧一陣停止哭泣的脹氣癥狀。這時,父母親可以用手掌按摩小寶寶的腹部,來舒解寶寶因脹氣帶來的不適,若情況仍無法改善,則需要到醫院請醫生開藥消除脹氣。
4.皮膚癢、痛
注意寶寶是否有被刺傷、被蚊蟲叮咬等未被注意到的傷口,甚至連嚴重紅腫的尿布疹及異位性皮膚炎,都會使寶寶突然造成身體上的不適而影響睡眠,這時,爸媽們最好詳細檢查寶寶的身體狀況,了解使寶寶不適的原因。
5.白天睡太飽
很多寶寶白天睡得十分香甜,半夜無法入眠。所以白天盡量不要讓寶寶睡太久,以免晚上哭鬧不休。
6.需要安全感
寶寶太冷或太熱、奶嘴掉了、心愛的玩具沒在手邊或心理上感覺需要爸媽的關愛時,都會以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所以寶寶的睡眠環境溫度要適當,不要蓋過量的被子,爸媽們適時地給予寶寶擁抱與安撫,讓寶寶更有安全感,自然會減少哭鬧。
7.維持睡眠環境安寧
父母的脾氣與生活習慣、家庭氣氛、居家環境都會影響寶寶的睡眠,盡量維持一個安靜、祥和的氛圍,讓寶寶帶著好心情入睡。
8.寶寶生病了
1.腸絞痛 由于嬰幼兒在未滿4個月之前,腸壁的神經發育尚未成熟,造成腸胃道蠕動不規則,蠕動過快,糾結在一起而導致痙攣疼痛。發作時間通常在傍晚4點到8點,以及半夜零時前后。
2.胃腸道疾病 家長應留意寶寶的排便狀況,是否好幾天沒排便 。(如糞便嵌塞、肛裂、腸胃炎、消化不良或腹股溝疝氣。)
3.感染性疾病 寶寶若發燒,則可能是新生兒感染的跡象。常見的感染器官為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與腦神經系統。
第3門課 寶寶哭泣與抱法
剛出生的寶寶,還不會說話,也無法自己行動,“哭”是寶寶表達及溝通的一種方式。了解寶寶的需求并給予安撫,可讓寶寶感受父母的關懷。
寶寶在告訴我什么?
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對外界感受度很低,通常因為生理反應而哭,例如肚子餓、尿布濕等。也可能因為沒有安全而放聲大哭,畢竟寶寶才剛從把他包得緊緊的子宮出來,還不太習慣踢不到東西的感覺。如果媽媽發現,寶寶哭的聲音和平常不太一樣時,就要注意,是否身體不舒服。
寶寶哭泣所代表的訊息是多層面的,大約可分為3種:
1.心理需求 需要人陪、沒有安全感、受到驚嚇。
2.生理反應 肚子餓、尿布濕、想睡覺、太熱或太冷。
3.病理狀況 腸絞痛(腹絞痛)、發燒。
媽媽,我要抱抱!
研究指出,懷抱會促進寶寶的消化及循環系統,也會影響其人格發展。所以,懷抱寶寶不只是為了安撫,還可以增進親子互動,讓寶寶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
Tips
寶寶哭時,媽媽別慌了手腳,要平心靜氣的安撫寶寶,因為寶寶是可以感受到你的慌亂和煩躁的。
抱起·放下寶寶
抱起寶寶(以慣用右手為示范)
1.先用左手輕抬寶寶的頭部及頸部,讓寶寶的頭與床之間產生空隙。
2.再用右手,放進空隙處,托住寶寶的頭及頸部。
3.最后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就可安全抱起。
放下寶寶
1.雙手將寶寶放到床上,先將托住臀部的手移開。
2.原本托住寶寶的臀部的手,協助另一只手,將寶寶頸部輕輕放下。
3種寶寶抱姿
1.搖籃式抱法
適用時機 安撫情緒、喂奶
寶寶的頭放在胳膊彎中,并用胳肢窩扣住寶寶內側的手,而下手臂放在寶寶背部下方,以手掌抱住寶寶的臀部,將寶寶貼緊自己的身體,可以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2.直立式抱法
適用時機 拍打嗝
先抱起寶寶并豎起身體,一只手臂墊在寶寶的臀部下方,另一只手托住頭部及頸部,讓寶寶靠在胸前,頭部靠在肩膀上。幫寶寶拍隔時,要將寶寶頭部穩穩地靠在肩膀上。
3.橄欖球式抱姿
適用時機 洗頭、清理臉部、喂奶
抱起寶寶,豎直其身體面向自己,一手托住寶寶的頭、頸部,再將其身體放到同一只手的腋下,并用手肘來夾住,讓寶寶貼近自己的身體。
第4門課 換尿片
紙尿片要和寶寶小屁屁的肌膚長時間接觸,因此,新手父母們須了解如何謹慎挑選適合小寶貝的紙尿片之外,正確地幫小寶貝換穿尿片,也能有效地降低紅屁屁的發生率。
4步驟 正確包尿片
要順利地包好尿褲其實很不容易,以下提供你基本的換尿片5步驟,讓新手爸媽也能輕松上手。
1.先用濕布或濕紙巾擦拭屁股。
擦拭小屁屁時,要把握從干凈部位到臟部位擦拭的原則(如:從大腿擦拭到內部兩側、由生殖器擦到肛門等。)
2.抬起腿部,更換尿片。
抬起寶寶腿部時,由于新生兒骨骼很脆弱,所以照顧者在抬起雙腿時,不要將腿直接向上拉直,而是將雙腿抬起并向胸部微彎。
3.更換新尿片
輕柔地抬起寶寶雙腿,照顧者應將寶寶的屁股跟著腳部一起微微抬起換上新尿片。
4.貼上腰貼
兩側的腰貼都貼上后,也要記得用手指翻開尿褲的防漏側邊,以防止尿液或便便滲出。
Tips
新生兒1天至少更換6次以上。照顧者與新手父母可用手觸摸尿片表面(若感覺有蒸氣或沉重感)即可更換新尿片。若寶寶大便,則須立即更換新尿片。
尿布疹5大成因
尿布疹俗稱“紅屁股”,出現于嬰幼兒尿布所覆蓋部位的皮膚,由于刺激或其他成因而引起的皮膚發炎反應所長出的紅疹,主要的成因有以下5點。
1.磨擦 皮膚與尿布之間的相互磨擦,產生的刺激紅腫。
2.尿液 因皮膚表面過分吸水,特別容易在磨擦之后受傷,且表皮長時間接觸水分,也易引起皮膚炎。
3.糞便 糞便會制造消化酵素造成肌膚刺激。
4.微生物 主要是指白色念珠菌感染,由于尿液或糞便刺激導致破皮,讓微菌增生。
5.化學物的刺激 香皂、濕紙巾、紙尿布上的瑩光劑或是洗衣粉用量過多,都是造成尿布疹的可能因素。
5原則紙尿片輕松選
1.注意腰圍與腿圍
選購前應特別注意腰圍與腿圍是否有加寬或是伸縮彈力的功能,可減少腰部與腿部對紙尿褲產生的磨擦力。
2.輕柔、透氣性佳
寶寶的小屁屁與紙尿片接觸的時間相當長,因此,棉柔材質的透氣性與觸感都會比塑料材質舒服很多。
3.尿濕顯示功能
有些紙尿褲有尿濕顯示的功能,可以提醒照顧者該替小寶貝更換尿片了。
4.吸水性強
選擇吸水性強且能干爽不回滲的紙尿褲,能有效減少寶寶發生紅屁股。
5.多家詢問與比較
在選購前可先咨詢有經驗的家長或親友,或是先使用試用裝。
第5件門課 洗澡
幫寶寶洗澡對許多新手父母來說,也是一項很難的任務。由于寶寶的骨骼尚未發展成熟,肌膚也相當敏感、細嫩,因此,在洗澡的步驟以及沐浴用品的選購上,應特別小心謹慎。
13項步聚洗澡輕松go!
1.水溫在37.8°C~40.6°C為宜。
2.洗澡前先放冷水再放熱水。
3.水量以1/2浴盆為佳。
4.先用手拭探水溫是否適合寶寶。
5.脫下寶寶的衣服,再用大毛巾包裹后放置大腿上。
6.用清潔的毛巾浸潤清水,清洗寶寶的臉部。(這時請勿涂上肥皂或沐浴乳)
7.在清洗寶寶眼部時,最好由內向外擦拭。
8.幫寶寶洗頭時,一只手涂上嬰兒洗發精,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頭部,以旋轉動作由前向后輕擦頭部,再用水擦洗干凈。
9.寶寶下水前,最好先讓寶寶有愉快的情緒。
10.下水后,照顧者一手握穩寶寶的腋下,用另一只手將沐浴精涂抹于寶寶身上,然后再用水洗凈。
11.留意清潔寶寶皮膚皺折處。
12.洗完澡后,盡快將寶寶放在毛巾上,擦拭身體時應留意皺折處是否干爽。
13.全身擦干后,包上尿片,穿上衣服。
Tips
安全洗澡3原則
在幫新生寶寶洗澡時應注意以下3原則
1.安全 浴室內應鋪上止滑墊
2.保暖 時時留意室溫的變化,不要急著脫下寶寶的衣服,以免著涼。
3.衛生 無論是幫寶寶洗澡或洗臉,在進行清洗前照顧者應先洗凈自己的雙手。
清理寶寶眼、鼻、口、指甲
新手爸媽在幫寶寶洗澡時,也別忘了清潔眼、耳、鼻、口等部位,讓寶寶每天健康又干凈。
眼睛 眼屎太多容易造成寶寶不舒服。可準備一根棉棒,用生理食鹽水或溫開水沾濕之后,由內眼瞼往外眼瞼輕推即可。
鼻子 若寶寶鼻內有過多的分泌物時,可以利用吸鼻器清潔,要注意的是,在吸一邊鼻孔時,另一邊的鼻子要按壓住,清潔效果會更好。
口腔 將干凈的紗布沾上溫開水,然后將紗布套住食指,進入寶寶口腔內擦拭,可有效清潔舌苔與奶垢。
指甲 使用寶寶專用的指甲刀,輕柔地固定寶寶手指,剪去指甲白色部分。
上一頁12下一頁
下一篇:夏季寶寶紙尿褲應該怎么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早補維D與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