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五大民間說法的科學解讀
朵朵奶奶雖然是老師,但生活在小縣城,難免會聽來民間很多關于寶寶喂養的說法。她對這個新添的孫女可是百般疼愛,什么有的沒的都用上了。這天晚上,朵朵奶奶把朵朵的衣服倒掛了,說:“這樣可以防止日夜作息顛倒。老輩兒的道理還是不能不聽的。”朵朵爸第一個就急了, 不滿地說:“媽,這都什么跟什么啊,您還是老師呢,信這個?”朵朵媽在旁邊連連拽朵朵爸, 說:“媽也是一片好心,你急什么啊。”
朵朵奶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民間的有些說法不一定是正確的。科學喂養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生下來體重越重越好
實際上,這是一個誤區。新生兒的正常體重應為2500 ~ 4000 克,體重過重或過輕都會給寶寶將來的成長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如肥胖兒將來可能增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 生命質量受到不良影響。
在發達國家,科學家一直在采取各種措施對寶寶體重進行控制,以達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的,其中進行孕婦營養指導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這一方法是通過調查每位孕婦的膳食和運動情況、輔助檢查以及了解相關癥狀和體征,全面分析孕婦的飲食結構和習慣,個體化地確定每種營養成分的需求量、安全范圍及攝入量,從而給孕婦健康和胎兒發育創造一個最佳的營養環境。
寶寶很容易脫水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與成人相比, 新生兒體內的水分所占體重比例更大, 達75% ~ 80%。因此,新生兒比成人更容易發生脫水的危險。而且,寶寶體內新陳代謝的速度比成人快2 ~ 3 倍,所以他們的身體需要更多的水分參與新陳代謝,供身體排泄廢物所用。
如果想檢查寶寶是否缺水,可以把小手指伸進寶寶的嘴里探一探,里面若是濕潤的, 就說明一切正常;里面若是干的,而且發黏,就說明寶寶需要補水了。
寶寶總打嗝是吃得太多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寶寶總是打嗝,與橫膈膜痙攣有關。橫膈膜是人體內與呼吸密切相關的一塊肌肉,如果它發生痙攣,人就會打嗝。寶寶在出生后的幾個月,若頻繁打嗝,一種可能是寶寶受到了強烈刺激,另一種可能是喂奶時吸入了空氣,這都很正常。等到了四五個月后,寶寶的橫膈膜發育更成熟,可以更有效地工作,打嗝的現象就會減少了。
寶寶雖然每天吃了又吃卻總是餓
這種說法是對的。許多剛做了媽媽的人都有這樣的擔心:寶寶每一兩個小時就吃一次,寶寶每次到底吃飽了沒有?因為寶寶的胃非常袖珍,大約只是一個成人胃的1/50 大小,所以寶寶需要頻繁地進食,以保證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等到了1 歲,寶寶的胃長到了成人胃大小的1/3,也就可以養成和成人相似的飲食規律了。
太過于偏食的寶寶肯定長不好
首先媽媽不要替寶寶決定好惡,但是不好吃的食物當然要做得好吃一點。尋找偏食的原因通常要考慮食物是否引起過敏而無法吃,以及寶寶心理上對食物的厭惡這兩種情況。心理厭惡引起的偏食大都是媽媽的原因。為了寶寶的營養而花時間做出來的食物寶寶卻不肯吃,于是媽媽勉強地將食物塞進寶寶的嘴里,認為如果不吃寶寶就會營養失調而拼命地逼寶寶吃,這樣反而會變成寶寶的壓力來源。
另外,一旦認為“寶寶討厭這種食物”,以后就完全不讓他(她)吃這種食物,這樣導致寶寶偏食的情況也經常可見。
這時,媽媽可以將寶寶帶到同齡寶寶聚集的地方,大家一起進食,原本認為討厭的食物,寶寶也會吃得津津有味。這種情形往往就是因為媽媽的勉強造成了寶寶的偏食,所以寶寶在沒有壓力的時候就能吃了。也有報道指出,把原本認為是偏食的寶寶長期放在團體中,發現寶寶就不再那么偏食了。寶寶對食物的好惡不會持續一輩子,最好均衡地進食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
溫馨提示給寶寶吮吸空奶瓶好不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情形:由于寶寶哭鬧,不肯入睡,有些家長就自作主張,讓寶寶吮吸橡皮奶頭,以為這樣一來,寶寶便可以安靜下來,久而久之寶寶就養成了含奶頭睡眠的習慣。殊不知,這樣做對寶寶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均是有害無益的。首先,吮吸空奶頭會引起條件反射,促使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等到真正吃奶時,消化液卻供應不足,從而影響胃腸的消化、吸收。其次,吮吸空奶頭還會將大量的空氣吸入腸道內,引起腹脹等一系列不良癥狀。
下一篇:寶寶游泳 好處多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兒缺維D長大易精神分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