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多數新手媽媽發現孩子吐奶或溢奶,都會很緊張。事實上,寶寶吐奶很常見,約40%的嬰兒常發生。不過,我們要正確區分溢奶與吐奶。
溢奶指給嬰兒喂奶后,無壓力、無噴射性地從口邊溢出或吐出少許奶汁,面色無改變,吐后不啼哭。吐奶是指喂奶后發生的一種較強烈的嘔吐,寶寶可能會出現伸脖子或者張口等痛苦難受的表情,胃中食物被強有力地排出,有時是噴射性的,量較多。
輕微吐奶和溢奶并沒有太大區別,在嬰兒期都很常見,主要是與嬰兒的胃呈水平橫位、賁門括約肌尚未發育完全等生理特點有關。只要寶寶精神狀況尚好,吐后還有求食欲望,睡眠好,生長發育正常即可。隨著月齡增長,胃逐漸變垂直,賁門括約肌收縮力增強,溢奶、吐奶次數就會逐漸減少,大約于出生后6~8個月時停止。
喂養不當可能引起吐奶,例如仰臥位喂奶,喂奶時吸入了空氣,喂奶太急、太多、太頻繁,喂奶后馬上移動寶寶,換奶粉不當等。對此,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抱起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的傾斜狀態;喂奶時,讓寶寶的嘴裹住整個奶頭,不要留有空隙;用奶瓶喂時,讓奶汁完全充滿奶嘴;喂奶時不要太急、太快,中間讓寶寶休息片刻;喂完奶后,及時幫寶寶拍嗝,排出氣體;將枕頭墊高,讓寶寶右側躺下;喂奶的時間間隔一般3小時左右,若吐奶較頻繁,可讓寶寶少量多餐;更換奶粉時,按正確的換奶粉方法逐漸添加新奶粉等。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防止吐奶或寶寶吐奶頻繁,量多,呈噴射性,奶有酸臭味或混有黃綠色膽汁,甚至吐出咖啡色液體,或伴有腹脹、食欲不佳、發熱,排便異常、黃疸加深,以及吐奶后出現嗆咳、氣急、青紫、表情痛苦、使勁啼哭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
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師 吳運芹
下一篇:早產試管嬰兒患多種并發癥被稱“小堅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笨媽最不靠譜的10大新生兒護理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