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母乳對于寶寶身體帶來的種種健康益處是功不可沒的,為了讓寶寶從母乳中獲得良好的生長因子,媽媽們誓將“奶牛”進行到底。但是,母乳雖好,并不是萬能的。坊間對于母乳的種種觀點,有些確實可信,而另一些卻有待商榷了。
觀點1:吃母乳的寶寶不會生病
正解:母乳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但不等于包治百病的萬能藥。
雖然母乳喂養可以降低寶寶生病的幾率,但并不能保證寶寶完全不生病。導致寶寶生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許多非傳染性的疾病無法依靠母乳來預防,不能認為“吃母乳的寶寶是永不生病”的。
觀點2:吃母乳的寶寶不會便秘
正解:若母乳媽媽吃得過于油膩,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也會引起寶寶便秘。
一般來說,母乳喂養的寶寶不會便秘,但如果寶寶總是處在吃不飽的半饑餓狀態,可能兩三天才會大便一次,并同時伴有吃奶時間長于20分鐘、吃奶后無滿足感、體重增長緩慢、睡不踏實等癥狀。及時補充足量的配方奶粉,寶寶的情況會馬上好轉。
另外,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過高,也會引起寶寶便秘。媽媽應保證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多喝水,增加纖維食物的含量,飲食不要太過油膩。
觀點3:吃母乳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了
正解:母乳中維生素D、維生素K含量較低,有時難以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
母乳喂養的好處很多,但母乳中維生素D、維生素K含量較低,有時難以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母乳喂養的寶寶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K。
觀點4:母乳可以治療奶癬
正解:這種說法是極不科學的。
民間往往認為涂母乳能治奶癬,并且能使寶寶皮膚白嫩,這種說法是極不科學的。乳汁的營養很豐富,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如果涂在奶癬處,細菌就會大量繁殖生長,不僅治不好奶癬,而且會造成繼發感染。
觀點5:生病的媽媽不適合再哺乳了
正解:并不能以偏概全。
當媽媽有下列情況時,不適宜采用母乳喂養:
1.媽媽患有嚴重傳染病
如乙肝“大三陽”、活動性肺結核時,不能哺乳,以免傳染給寶寶。
2.媽媽患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
發熱或乳汁中有膿液排出時,應暫停哺乳,等病情緩解后再恢復。在此期間應定時將乳汁擠出,以免回奶。
3.媽媽因病服用抗生素、激素等藥物
應暫停哺乳,以免其中的藥物成分給寶寶帶來不良影響。患糖尿病、甲亢的媽媽如果需要藥物治療,也不要哺喂母乳。
4.患有心臟病、腎病的媽媽
應根據醫生的診斷決定是否哺乳。通常能夠分娩的媽媽就能夠哺乳,但也要在媽媽的體力與精力容許的情況下進行。
5.媽媽患有嚴重乳頭皸裂
應暫停母乳喂養,及時治療,以免加重病情。此時媽媽可以把母乳擠出,用滴管或勺子喂哺寶寶。此時盡量不要用奶瓶,以避免寶寶產生乳頭錯覺,將來拒絕繼續吮吸母乳。(專業支持:心事 聰明寶寶)
下一篇:按需哺乳并非寶寶一哭就喂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產后初期寶寶不應添加配方奶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