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什么情況下需要人工喂養
產婦或乳母患病時常常不能哺喂母乳,或因病不宜實施母乳喂養,常見的原因有乳母患活動性結核病、急性病毒性肝炎、嚴重心臟病或腎病、未控制的糖尿病、惡性腫瘤、精神病以及艾滋病等,也有因其他原因不能喂奶或產婦不愿哺乳者。
人工喂養時如何為寶寶選擇食物
當不得不用人工喂養時,月齡愈小的寶寶愈應選用動物性食品代替人乳。但考慮到蛋白質的組成和生物利用率的差別,用人乳喂養時寶寶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每日每千克體重2〜2.5克為參照值,當將人乳改換為動物乳或豆類、谷類食物時,每日每千克體重蛋白質的供給量應增加為3〜4克。常用的替代食品有:
1. 鮮牛乳
是指以生鮮牛奶為原料,經巴氏殺菌處理的巴氏殺菌奶。它具有新鮮、經濟及營養成分損失較少的優點。常溫下可保存1〜2日,2〜10℃可保存 2〜7日,冷凍情況下可保存 2〜3個月。
牛乳中蛋白質含量平均為每100克含3.0克。牛乳所含蛋白質的量約為人乳的3倍,其中大部分為酪蛋白,在胃中凝塊較大且硬,不易消化。每100克牛乳含脂肪3.2克、乳糖3.4克。牛乳含有約45種人體所需營養素中的22種,分別為:市售包裝完好并已標明消過毒的鮮牛奶成人可直接飲用,對于寶寶,在喂養前則應將鮮奶消毒。煮沸是常用的方法。
2. 全脂牛奶粉
這種奶粉在生產過程中已加熱處理,其酪蛋白凝塊較鮮牛奶細軟,有利于消化吸收。一般用1湯勺奶粉加4湯勺水即可還原為鮮牛乳,可按p21所述配置法在鮮牛乳中加水加糖調配所需奶量。
3. 蒸發乳
將市售蒸發乳加等量水稀釋后即還原成鮮牛乳,再按p21所述調配法調配所需奶量。
4. 煉(牛)乳
市售煉乳有兩種,即甜煉乳及淡煉乳。鮮牛乳脫水至原容積的2/5,再加40%~45%蔗糖制成的為甜煉乳;不加糖者為淡煉乳。甜煉乳通常需稀釋5~6倍后才甜度適口,但其中蛋白質和脂肪含量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要,故不宜作為寶寶主食。若用全脂牛奶粉及甜煉乳各1份加水6份,則其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接近于鮮牛乳,含糖約6% ,可作牛乳食用;或采用淡煉乳按比例稀釋后喂養寶寶。無論用哪一種都應接受保健部門指導,并按時監測寶寶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
5. 配方奶粉
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品牌的配方奶粉,廠家各有陳述,但均以其接近人乳作為特色,選用時可按其說明調配。但配方奶粉與人乳最根本的區別是它不具有人乳多種抗感染的功能,也不含有生物活性物質,因而在保健方面不可寄予期望。
6. 羊奶
其營養價值與牛乳相似,但乳白蛋白含量較高,故形成的奶凝塊較牛乳凝塊細軟且易消化。但羊奶中維生素B12含量低,約為0.015微克/分升(牛乳含157微克/分升),而且葉酸含量也較低,因而長期用羊奶喂養的寶寶易患維生素B12缺乏病及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故須及時添加含葉酸的輔食或葉酸制劑及補充維生素B12。配奶方法可參見牛乳配奶法。
7. 豆制代乳粉
這是以大豆蛋白質為主的混合性食品,各廠家產品有一定差別。以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衛生研究所配方研制的寶寶營養粉(嬰寶5410)為例,各種營養成分較齊全和豐富,在臨床實驗中其營養效果幾乎與牛乳相仿,是適合寶寶食用的優良代乳品。調配及喂食方法見其使用說明。
8. 豆漿
城市中按商業部門規定成分磨制的豆漿,其主要成分蛋白質的含量均高于鮮牛乳,不足之處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低以致所供能量低于牛乳,脂溶性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也很低,維生素B2和鈣不足。豆漿的優點是供應充足、經濟。因此,在豆漿中添加糖類(蔗糖、奶糕、糕干粉)和脂肪(植物油、黃油),另在飲水中添加維生素和鈣粉,以補充其所缺的營養成分,再用以代替人乳或牛乳喂養寶寶是完全可行的,但實際操作上很不方便,易有疏漏失誤。
9. 代乳糕類
各地廠家自行配方生產的奶糕、代乳糕、糕干粉等類食品無衛生部門統一配方,成分以米粉或面粉為主。所含糖類豐富、蛋白質貧乏,氨基酸的種類和相對比例也不適合寶寶需要。因其含能量較高,寶寶食用的最初一兩個月可很快發胖,形成虛胖假象,家長很滿意;隨后卻會因蛋白質不足而發生營養不良、佝僂病和貧血等。因此,在食用奶糕類食品時應另加牛奶、奶粉、雞蛋或蛋黃粉。一般來說,每4份奶糕應加1份黃豆粉或半份奶粉,再加水調配,然后根據寶寶年齡、體重及食量分次喂用,并定期觀察寶寶生長發育狀況。
通常是較早地添加濃魚肝油、鈣片、維生素C、果汁、菜湯或果泥等。此外,必須在配好奶后隨即煮沸,每次喂食前再煮沸以確保衛生、安全。為擴充營養素的來源、品種、數量,應根據寶寶的體質和健康狀況及時為其添加輔食,并定期帶寶寶去兒童保健機構做體檢并接受指導。
下一篇:“寶寶喂養”媽媽培訓手冊營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決人工喂養中的實際問題營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