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出生后,需要按時接種一系列的疫苗以預防感染性疾病。而體質較弱的早產兒則更需要疫苗的保護,但必須考量體重問題及當時的健康狀況。期望以完整的疫苗接種,為早產兒搭起健康的防護網!
預防接種對寶寶的重要性
寶寶未出生時,是被母親身體層層護衛著的,也尚未接觸外界的環境;出生后,來自母體的抗體逐漸會消失,為了幫助及早建立對抗環境中各種重要病原的抵抗力,所以需要按時接種一系列的疫苗以預防疾病。
我國每年流行的疾病不斷,如腸病毒、流行性腦膜炎球菌、水痘、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感染,均造成社會(尤其是家有嬰幼兒者)的恐慌。近代醫學的發展貢獻中,首推有效疫苗的發明,確實阻止及減少了許多以往嚴重且盛行疾病的流行,在上海,例如麻疹、腮腺炎、乙型肝炎及水痘都大量的減少了,讓兒童身體的健康有更好的發展。
為何“疫苗能預防感染性疾病”?
疫苗的基本設計原理就是將病原菌制備成對身體不具傷害的藥劑,但是仍保留病原菌刺激身體免疫系統的能力。身體因接種而接觸到此不具傷害力的疫苗后,便會自動產生一些保護物質(例如免疫激素、抗體等),當身體在環境中再次接觸到此種病原菌時,其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產生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避免感染疾病,達到防護身體健康的目的。以預防醫學的觀點來說,接種疫苗是防止感染性疾病的最好方式。
早產兒更需要加強預防注射
早產兒是泛指孕期未滿37周即出生者,其接受預防注射是較特殊且更須注意的。近年來由于早產兒醫學的進步及全民健康保險開辦,提升了早產兒的存活機率。但早產兒身體的各個器官皆未發育成熟,在生命的初期就算能安穩的度過危險期而出院,但在往后成長的數年中,會較一般嬰兒更容易感染疾病及容易惡化。因此,早產兒接受預防接種是更迫切且必要的。如能及早的給予完整、正確且多重的疫苗注射,可避免感染疾病的發生,使寶寶能正常健康成長。
傳染病的流行是與時具遷的,隨著醫療環境的變化與疫苗技術的進步,近年來有一些預防接種的改變與新選擇。
早產兒能依正常時程接種疫苗嗎?
有以下因素需要考量:
◎體重因素:
只有兩種疫苗須注意:
(1) 乙型肝炎疫苗:早產兒于體重滿2公斤才能接種。
(2) 卡介苗(活性減毒疫苗):早產兒于體重滿2.5公斤才能接種。
◎還在住院的寶寶暫時不能接受預防注射:
因為身體器官及健康狀況尚未健全,包括下列2種情況:
(1) 出生后一直在住院的早產兒,雖然體重已經滿2公斤或是已經出生滿2個月了。
(2) 因有問題又再次住院的早產兒。
◎其他注意事項:
(1)當早產寶寶體重達2-2.2公斤,能維持正常體溫,且進食及大小便都正常時,就可接回家照顧了!而通常第一次約診回院檢查時若一切正常,則可以于當天接種“卡介苗”及第一劑的“乙型肝炎疫苗”。
(2)若無明顯疾病,其他的預防接種疫苗,則依早產兒出生后的實際月齡(不需要依照其矯正年齡)按時接種疫苗即可,不需考慮體重問題。
(3)有些極度幼小的早產兒,因為住院時間過久,已嚴重耽誤正常預防接種時程,故有時醫生會適度的考量縮短接種間隔,以便能追上正常的接種時程。
(4)父母也要注意!每次接種疫苗時,先讓兒科醫生替寶寶做健康檢查,評估身體狀況,若屬正常就可接種疫苗。
下一篇:保育器讓早產寶貝更快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產寶寶怎么補維生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