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由于現代社會生育年齡的推遲,造成高齡產婦增加,人工授精比例增多,再加上一些孕婦在孕期生活和工作壓力大等原因,導致早產兒發生率上升。有報道說,在今年生育“金豬寶寶”的高潮中,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較往年明顯增多,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醫院里,新生兒ICU病房的病床出現爆滿情況。另據統計,我國每年出生的新生兒中有6%為早產或低出生體重兒,該出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醫學專家指出,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由于其發育不成熟、臟器功能不健全等問題,可能為成年期的一些疾病埋下隱患。其中,眼睛損害是危害早產兒健康的一個重要問題。
婭麗35歲,今年年初終于如愿生了個“金豬寶寶”。全家老小歡天喜地,將小寶寶視為掌上明珠。雖說早產兩個月,但孩子長得白白胖胖的,能吃能睡,很是招人喜歡。不過婭麗總覺得孩子有點不對勁:都四五個月了,還不會辨認媽媽,也不會抓玩具,而且經常用手抓眼睛。近日,婭麗又偶然發現寶寶眼睛里長了兩個白點,這才感覺事情有些不妙,趕緊抱上寶寶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醫院去看醫生。
眼科裴博士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在給寶寶測試視力時,發現寶寶的眼睛左右擺動,不能固視物體,眼底檢查和超聲波探查發現寶寶兩眼內各有一處異常病變。裴博士詢問病史了解到,孩子出生時體重不足1500克,經過吸氧并在溫箱內搶救10天才轉危為安。根據這些情況,裴博士不無遺憾地告訴婭麗,孩子患的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今后很可能會看不見東西。婭麗感到很迷惑,孩子好好的怎么會得這種怪病呢?
裴博士耐心地解釋說:“正常眼睛是一個球形結構,眼球壁的最內層為視網膜,也就是我們看物體的感光層。早產兒容易出現玻璃體內的異常增殖。這種異常表現一方面影響了玻璃體的透明度,阻止光線到達視網膜;另一方面增殖組織會牽拉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脫離,導致嬰兒失明。正常分娩的新生兒,一般在媽媽懷孕后38周出生,此時眼睛內各種結構已基本發育成熟。早產兒則不然,出生時視網膜沒有發育成熟,出生后視網膜在發育過程中就很容易發生上述變化。”
此外,裴博士接著解釋說,吸氧不當也可能是造成、加重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原因之一。因為早產兒出生時,其視網膜血管尚未發育完全,不能延伸至視網膜邊緣部位,因此這些無血管的視網膜常處于缺氧狀態。若給早產兒長時間持續吸高濃度氧,可能使尚不成熟的視網膜血管發生收縮、阻塞,繼而膨脹、變粗、打結,乃至發生滲出、出血等一系列改變,血管因而不再向視網膜邊緣部延伸。與此同時,視網膜新生血管周圍出現大量纖維組織增生,這些異常增生的視網膜血管伸入玻璃體內,并在晶體后形成結締組織膜,出現醫學上所謂的白瞳癥(即孩子瞳孔上顯現的白斑)。最后,增生的纖維組織牽拉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脫離,最終導致患兒失明、眼球萎縮。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最好用母乳喂養早產兒免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早產兒視網膜病的防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