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感覺寶寶比周圍同學個子矮,大概在班上屬于中等偏矮一點,這要不要去做什么檢查?會有什么問題嗎?平時要多久查一次才好?
南醫大二附院兒科主任醫師于寶生:
首先,你得確認寶寶是不是真的矮小。現在許多家長喜歡橫向和其他孩子比較,當然有足夠關注度和警惕性是好的,但片面橫向比較并不能說明問題。
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又瘦又矮,其實孩子的生長完全在正常水平內,身高生長受遺傳影響制約較大,而體重也絕對不是越高越好。
因此,家長可以根據中國兒童的生長發育曲線圖,來確認自己的孩子處于哪個區域之中。如果體重、身高都在正常范圍內,近幾個月沒有不明原因的生長遲緩、停滯現象,哪怕是在正常范圍中的偏低區域,也絕不代表孩子就存在異常。
如果孩子真的矮小,那么原因就多了。在治療前醫生必須先查清病因,明確診斷,然后再考慮如何治療,只有對癥下藥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矮小兒童的診斷首先依靠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有經驗的小兒內分泌科醫生根據病史和體檢結果,對病因就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根據需要,選擇一些化驗或其他檢查來協助診斷。是否需要做特殊檢查,醫生可有以下兩種考慮。
本期話題:身高生長
1.暫時不用做化驗
這類兒童一般狀況好,智力正常,身高接近正常標準的最低值(第三百分位值),生長速度基本正常,并有以下情況者,有條件定期(3-6月)來門診復查者;孩子的父母也比較矮或有青春期發育延遲病史者;兒童的年齡較小,而家長又不急切要求做化驗者。這些情況可暫時不做化驗,可門診隨訪觀察半年至l年,觀察其身高增長的情況再做決定。
2.需要做化驗
這類兒童身高低于正常標準,矮小越明顯,越需要做化驗檢查;身高生長速度低于正常者,如在4厘米/年以下者,即使現在身高在正常范圍內,也應做化驗;病人來自外地,就診不易,不便于定期觀察身高,加上患兒居住地區醫療條件差,無法做特殊的化驗檢查。對這種患兒可以放寬化驗條件,即使其身高比第三百分位稍高,如家長同意,也可以做化驗。
那么,小兒內分泌科醫生一般給矮小患兒做哪些化驗和影像學檢查呢?
一般要做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鈣、磷和堿性磷酸酶,和骨齡X線平片。此外,根據需要做下列內分泌激素檢查其他檢查等。
1、甲狀腺功能檢查:包括甲狀腺素(簡稱T4)、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促甲狀腺激素(TSH)。必要時可加查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以及甲狀腺有關抗體等。以排除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低等。
2、生長激素藥物激發試驗:一般需要住院空腹臥床進行檢查,用于生長激素藥物激發試驗的藥物有很多種,臨床上常用的有精氨酸、左旋多巴、可樂啶以及胰島素低血糖等。有條件的醫院還可作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IGFBP-3)檢查。
3、血染色體檢查:矮小女童學除外“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癥”,又稱作“Turner綜合征”,需要靜脈取血(不需空腹)檢查染色體。但應和遺傳實驗室聯系好,取血盡快送實驗室,才能取得正確結果。
4、影像學檢查:如頭顱蝶鞍部位做CT或核磁共振(MRI)檢查。此外,疑診Turner綜合征女孩需作盆腔B超檢查。
5、其他有關矮小疾病的特殊檢查等。
關于生長監測,我們一般建議每3-4個月一次,或者至少每年精確測量1次孩子的身高、體重,并把測量的數據和測量的時間(準確至年月日)仔細地記錄和保存。最好同時也把測量數據描記在生長曲線圖上。將幾次描記的點連接起來,就是該兒童自身的生長曲線。把該兒童自身的生長曲線和正常兒童人群的標準曲線相比較,可很直觀容易地判斷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否正常。如果孩子的曲線一直沿著一個等級線延伸,則是健康正常的表現。如果曲線突然從一個等級走到低一個等級,則提示有不利因素干擾了孩子的生長。
另外,如果用數字估計,3歲以上兒童每年身高增長不足5厘米,可視為生長遲緩。對于青春發育期兒童,可結合性發育程度、骨齡等指標綜合判斷。
何松明 朱菁菁
下一篇:“娘矮矮一窩”是真的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研究:富家子弟腦部大于窮人孩子 智商更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