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主講人:第二炮兵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聶亞玲
孩子的身高是很多家長的心病,生怕孩子“低人一等”。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只要發現孩子稍微比同齡人矮小一些,就開始給他們大補特補,又是鈣又是大魚大肉的,殊不知,有時卻會起反作用。
13歲前,治療最佳時期
矮小是指兒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嬰幼兒期(3歲以下)生長速度低于每年7厘米,兒童期(3歲~青春期)低于每年4~5厘米,青春期低于每年5.5~6.5厘米。矮小的概率通俗地說,在一個50名學生左右的班級里,身高倒數第一二名的孩子就可能存在矮小癥。
孩子的遺傳身高一般可以按照下列公式粗略測定,即男孩的遺傳身高等于父母的平均身高加6.5厘米,女孩則要減6.5厘米。若實際身高與之相差太大,則應去醫院進行檢查。通常男孩的骨齡達到15歲、女孩達到14歲時,身高增長就不明顯。因而,治療矮小的最佳時期是2~13歲。
生長異常有啥標志
那么,該如何判斷孩子的生長是否正常,有什么標志呢?在青春發育前,年增長應該在5~7厘米,如果小于5厘米,則屬于生長遲緩。而有些孩子年增長大于7厘米,這種過早躥個兒也并非好事。孩子一年年長大,這是時間年齡,它不一定與生理年齡相配。我們通常會用骨齡來判斷孩子的年齡,孩子的骨齡就像植物的年輪一樣,標志著生長發育的階段。有些孩子生理年齡比時間年齡大,會提早生長加速,但是由于生長空間受限,最終的結果是成人后身高很矮。
有些孩子表情或心智不成熟、換牙晚、身高明顯低于同齡兒等,這些都可能與骨齡發育延遲有關,可能是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缺乏、家族性體質性發育延遲等原因引起的。骨齡發育提前則可能是因為攝入含有性激素的藥物和食物,或是性早熟,例如女孩8歲前開始乳房發育,男孩9歲前開始睪丸增大等。了解這些規律,及時判斷異常,經常體檢,對孩子十分重要。
查明原因,正規治療
矮小癥多數可通過藥物治療,但應針對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療方法。因此,應該先到正規大醫院矮小專科進行檢查,查明病因,再對癥治療。切忌聽信廣告宣傳,盲目購買增高產品。
醫生會結合多年臨床經驗,選擇一套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例如先檢測骨齡情況,做生長激素激發實驗、性激素檢查、甲狀腺功能、垂體核磁等相關檢查,找準病因后對癥治療,主要是藥物干預治療,還會為每個孩子建立一整套生長發育檔案,48小時后回訪,交代注意事項,督促家長在醫生指導下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后每個月進行一次回訪,協助家長監測身高的增長情況。一般情況下,經過3個月治療后,只要能生長1.5厘米以上,就說明治療有效,繼續堅持會達到更好的效果,一年最多能生長18公分。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幫助孩子管理好以下幾個方面:1.飲食。矮小的孩子中2/3都有不良飲食習慣。暴飲暴食、偏食挑食、不吃早飯、吃太多甜食等都會阻礙長個。想長高,蛋白質以及鈣、磷、鋅等礦物質缺一不可,每天應保證一杯奶。2.運動。例如多做跳皮筋、踢毽和各種球類等需要向上跳的運動。同時糾正孩子站、坐、行、讀、寫的不良姿勢,以防脊柱變形,影響長高。3.睡眠。生長激素分泌在夜間深度睡眠時達高峰,因此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3~6歲兒童要每天睡10~12小時;小學生、初中生9~10小時;高中生每天8~9小時。為了盡快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最好讓孩子晚上10點之前入睡,做到早睡早起。(本講座由莫鵬整理)
下一篇:兒童睡不好可能不長個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身材矮小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