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導讀】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了全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7.1cm和155.8cm。一時間,關于身高的討論又火了起來。
其實提到身高,又是一個“喜大普奔”與“傷心欲絕”并存的場面。個高的妹子吐槽穿不了高跟鞋,個矮的漢子總是被嫌棄來嫌棄去……今天,《生命時報》就請專家來幫你挖一挖有關身高的“大數據”。
1 長多高算完美身材
平均身高不代表完美身材,傳統以三圍為標準的審美觀已經過時,而人體不同部位與身高之間的比例關系,才應成為判斷標準。
根據波蘭科學家波克瑞卡的觀點,男女完美身材的具體評價標準可參考如下:
完美女性的平均身高約為1.74米,腰圍與胸圍的比例為76%、與臀圍的比例為70%;
男性身材的理想標準是身高不低于1.82米,腿長應該與上身長度相當。腿長與上身長度比例為1∶1能使男性看上去更強健。
2 測測你能長多高
成年以前,人人都想知道自己究竟能長多高,好消息是,專家說確實有一個可以預測下一代成年后身高的公式(兒童靶身高),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兒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厘米)/2 女兒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厘米)/2
需要注意的是,人的最終身高有75%取決于遺傳因素。還有一些影響來自飲食、運動和睡眠。
3 不同年齡段,長多高合適
別望著167.1cm和155.8cm兩個數字擔心了,孩子的生長速度遠遠比絕對身高更重要。
胎兒期:15%—20%
如果孕期營養不良,15%—20%的寶寶出生后身高將受連累。 嬰兒期:一年長25厘米 從出生到滿1周歲以前為嬰兒期。這一年是人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幼兒期:長高17厘米
幼兒期指的是1周歲以后到滿3周歲。寶寶身高的生長速度比嬰兒期稍慢點,但也相對較快。
學齡前期、學齡期:每年5—6厘米
學齡前期、學齡期指的分別是:從3周歲以后到6—7歲入小學前、從6—7歲入學起到12—14歲進入青春期止。
青春期:每年別低于7厘米
該期從體格生長突增開始,到骨骺完全閉合、軀體停止生長、性發育成熟而結束。
4 身高與月份關系密切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調查發現:人體的生長速度在一年中最快的是在3月至5月,這幾個月中,身高增長等于9—11月的2~2.5倍。所以在5月前后應供給孩子足夠的營養。
5 睡多久最利于長個
每天的0點到1點,人體激素分泌最多,這個時間段如果能夠好好休息,對于長高肯定有幫助。 專家表示孩子生長階段,最好每天保證8到9個小時的睡眠,最晚不要超過11點睡覺。
6 澄清幾個與身高有關的謠言
一直以來,百姓中流傳著很多年齡和身高相關的俗語,從中也能透視出一些身高秘密。沒準也常常出自你的口中,一起來感受下。
“三歲定身高”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人一生中,有兩個“長個”的高峰期:一個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剛出生時人大概在50厘米左右,一歲時長到75厘米,以后每年長5厘米左右,成人身高1/3以上是在2歲前長成的。
第二個是青春期發育前,這個階段一年可長8—10厘米。接下來,就是青春發育時的猛烈一跳,這一跳因人而異,大部分男孩能長30厘米左右,女孩長25厘米左右。
“二十三躥一躥”
過去由于營養不良,造成青春期生長停滯,到青春期后期出現補償生長,所以在個別人身上出現了“二十三躥一躥”的現象。其實,人到十五六歲后就不會再長個了。
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對1000多名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男孩到18歲、女孩到16歲以后,骨骺已基本閉合,就基本不會再長高了。
“早長晚長都一樣”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身材矮小只是晚長,過一兩年就會跟上。其實不論男女,判定兒童矮小都有一條黃金分界線,那就是4歲。這時人體內生長激素等的分泌已基本成形,從身材上可以初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
而長得過早危害更大。早熟的孩子就像一輛還沒加滿油,就搶先沖出起跑線的車,開始可能領先,但不久就會因為動力不足中途拋錨,最終被別的車趕上。早熟的兒童可能提前一年進入青春期,成年后的身高就會少6厘米。
“越老越抽抽”
人過了50歲,身高就會走下坡路。其實,中老年人經常測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評定衰老程度。
美國克利夫蘭專業女性健康中心主任霍利•薩克博士稱,人在21歲時身高達到最高值。21歲之后每年應測一次身高,如果身高比21歲時矮了3.8厘米,應該立即檢查骨骼密度。
發表在英國《內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也顯示,在20年間身高降低3厘米或更多,老年男性因突發心臟病死亡的幾率更高。
下一篇:美國研究發現 慷慨的孩子更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孩智商由母親決定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