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早教,不是學歷教育,不是義務教育,不是專業教育,也不是系統文化知識的傳授,而是人的基本素質培養,是為孩子的一生打基礎,其作用有別于幼兒園。
不要用傳統教育看早教
乍暖還寒,很多年輕的家長都準備帶孩子參加早教中心的活動。記者從金寶貝早教中心、東方愛嬰早教中心、紅黃藍親子園了解到,不少家長是出于攀比心理才讓孩子去接受早教,他們對早教還是以一種傳統教育的應試方式來看待。
學前教育專家任環表示,傳統幼兒園的孩子都是3~6歲,而早教中心是針對0~3歲的寶寶及家長。早教要獲得成功,家長要參與到當中來,并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父母們須清楚了解,早教不是傳統教育的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不是小學課程的下放,更不是為了與其他孩子爭高低。
抓住大腦發育敏感期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景曉娟博士表示,幼兒園是為孩子上學作準備的,而早教是為孩子的一生打基礎。
中科院多項研究顯示,人的大腦不同于身體的任何器官,它會在出生后的最初幾個月或幾年中,隨著人的經歷和外界刺激,繼續發育。出生時寶寶會有數以十億計的腦細胞,當他們鏈接起來(也就是形成樹突),才可以傳導信息。如果這些神經元沒有被鏈接,是會漸漸消失的。
景曉娟解釋說,寶寶在0~3歲處于各方面發育的敏感期和關鍵期,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他的某些方面能力和潛力(如智力、行為、表達等)將喪失或者不能達到最佳水平。把握住腦神經網絡形成的最佳期,可以培養起寶寶廣泛的興趣、良好的習慣,以及優良的性格、品德和氣質;同時激發其求知欲望,開發智力,豐富生活常識。這是提高嬰幼兒的基本素質,為后續發展、一生幸福和成就提供高起點和強優勢。
早教是有趣和有益的統一
連日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沈陽大型的早教中心不下十家,其中連鎖性質的有五家。他們所采用的早教模式也各具特色,有的引進國外早教模式,有的是根據多年的經驗不斷積累更新。
被稱為“中國早教之父”的馮德全教授認為,早教應該是玩和學的統一。
馮教授在其最著名的“0歲方案”中指出,“有趣的學就是玩,有益的玩就是學”。選擇有趣的學而非枯燥的學,選擇有益的玩而非無聊游蕩,就是最好的早教;加之環境和榜樣的力量,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能力。
同時,早期教育還要做到耐心、細心、愛心,寶寶接受早教必須有系統性和進階性,學完一個階段的課程,要依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斷重復,來進行鞏固和提高。
下一篇:美國小朋友的數學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寶寶能否懂“以理服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