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童性侵害事件逐年大幅度上升
“至今,我國還沒有確切的兒童遭受性侵犯發生率的調查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兒童性侵犯問題在我國并非少見。據全國婦聯來信來訪統計數據表明,全國各地投訴‘強奸’幼女的個案逐年上升。1997年下半年為135件,2000年上升為3081件。”暨南大學醫學院傷害預防控制中心多年從事兒童傷害研究的董曉梅博士告訴記者,“兒童性侵害問題存在于世界各國。在19個國家中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女童中兒童性侵害發生率為7%-34%,在美國,根據幾次全國性調查結果估計,到18歲時,女孩中有1/4、男孩有1/6的兒童受到性侵害。”
在我國,曾經有學者以浙江省某本科院校697名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兒童期性侵害問卷和家庭因素問卷進行調查。結果大學生兒童期性侵害發生率為10.5%,女生為11.7%,男生為5.6%。董曉梅說,由于涉及隱私,很多時候被調查對象都隱瞞了被性侵害的事實,所以,調查的數據肯定是低估了,實際上兒童性侵害發生率要遠遠高于這一比例。
8-14歲是兒童被性侵害的危險年齡段
盡管幾乎所有的家長與孩子談論過要警惕陌生人,但很少有家長直截了當的與孩子談論預防性侵犯。有的七八歲的兒童甚至被性侵犯了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這說明了性教育的滯后以及對兒童預防傷害教育的缺失。
何謂兒童性侵害?董博士介紹性侵害包括非身體接觸和身體接觸兩種形式。
(1)非身體接觸性侵害:向兒童暴露生殖器、在兒童面前手淫、對兒童進行性挑逗(給兒童看黃色錄像、書籍、相片);
(2)身體接觸性侵害:觸摸或撫弄兒童身體敏感部位(如女孩的乳房或外陰,男孩的外生殖器)、在兒童身上故意磨擦其性器官、試圖與兒童性交(口交、陰道性交和肛交)。
“從調查結果來看,受性侵害兒童的年齡都很小,14歲以下的女孩占多數,而且侵害者多數是孩子們熟悉的人,比如鄰居、親戚、老師或家人。” 董博士說,“有研究表明,8-14歲是兒童性侵害的高危險年齡段,而且通常性侵害的地點主要為偏僻、單獨的處所,學校、老師辦公室(以農村等地區為主)等。
當面臨險境時要學會自我保護
兒童從上幼兒園開始要學習了解自己的身體,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識別危險信號,從而有效預防性侵害。在學校安全教育里明確提出,小學四六年級的學生應該了解應對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初中年級的學生應該學會應對性侵害的基本技能。
家長從小要指導兒童正確的性觀念: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觸,都要斷然拒絕。如果發現對方不懷好意,一定不要驚慌失措,沉住氣,盡量為自己創造逃脫的機會。董博士認為若不幸真遇到時,家長要教育孩子要記住以下幾點:
1、不可力搏,要智取,一定要以保全生命為優先。
2、可與對方談話時,觀察身旁的環境,尋找可利用的東西(石頭、樹枝、沙子、原子筆、刀子、雨傘、口哨等)趁對方不注意時,予以攻擊。
3、利用生病、生理期來不方便、先做朋友或上廁所為藉口,拖延時間,趁機逃跑。
4、攻擊要害(眼、耳、鼻、下巴、脖子、生殖器、膝關節)利用手指攻擊眼睛,指甲抓臉,腳踢膝關節及要害(生殖器),看準了一次就打中,并馬上逃離現場。
5,請大聲尖叫。有道是“做賊心虛”,在實施犯罪行為時,多數都心虛,所以遇到危險時,應大聲呼救。
專家強調,無論犯罪分子是否得手,孩子都一定要向父母、學校報告,不要因為對方是自己熟悉的人而將事情隱瞞在心里,也不要因為受到威脅、恐嚇,而不敢揭發事實真相。
下一篇:把漢字當成符號教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要懂得學會欣賞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