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意見認為,欺騙教育要看小孩子的年齡而決定,最好讓孩子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對于孩子來說,良好的“教育”是幸福生活的保證。然而社會環境總在變遷,所以,“適合的教育”似乎必須“與時俱進”。近日有家長創新出了“欺騙教育”,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和專家的關注。
現象實錄
以故意欺騙行為教育孩子
火辣舅舅:讓孩子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對你好
小亮今年2歲了,因為是獨生子,家里人都非常重視小亮的教育問題,連做生意的舅舅也“不甘落后”。小亮每周都要去一次外婆家,也很喜歡和年輕的舅舅一起玩。可是上個周末,小亮卻被舅舅弄哭了。原來,舅舅給小亮進行了“欺騙教育”:正是橘子上市的季節,外婆買了很多橘子給小亮吃。見小亮手里拿了一個橘子正在剝,舅舅就對小亮說:“小亮,舅舅幫你剝好給你吃行嗎?”小亮很開心地把橘子給了舅舅,誰知舅舅剝完后一下子塞到自己的嘴里吃掉了。小亮見狀“哇”地一聲哭起來,家里人責怪小亮的舅舅不應該這樣騙孩子,可舅舅卻說:“我是故意的,小孩子應該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對你好,都是可以信賴的,從小對孩子進行‘欺騙’教育有好處。”
八面來風
另類教育引發爭議
支持:教孩子面對現實有何不好
欺騙教育就像打疫苗“我們當然不希望騙孩子,如果可以,讓孩子一輩子生活在童話世界里才好呢!可是這可能嗎?”談到“欺騙教育”的話題,在網站工作的Dick表示贊同。“與其讓孩子長大后無法承受生活的真相而走極端,還不如讓他從小就學著對‘欺騙’免疫。這和打疫苗的道理是一樣的,雖然暫時可能會承受小痛苦,卻可以預防大傷害。”
不告訴孩子現實就是最大的欺騙談到“欺騙教育”,網友阿林特別有感觸:“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幾千年的教育觀念都是‘與人為善,誠實做人’,然而客觀地講,這是不符合生存規律的。社會永遠是社會,人又無法脫離社會,而社會就是一個充滿謊言、欺騙和危險的自然環境,壯麗的大自然尚且潛藏著不能預知的災難。我們要生存,就要認識社會,就要學會保護自我。我們成人無時無刻不在踐行著這個原則,只是在孩子面前虛偽地假以掩飾。可是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隨著不斷地被欺騙,不斷受挫,最后我們還是認識了這個詭異的世界。那為什么我們不讓孩子更早地認識它呢?如果能更早地意識到這個世界,更早地有一個社會的概念,孩子會更加堅強,更加理智,也能避免那些可能悔其一生的打擊。”
加強“欺騙教育”有助自我保護田麗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她看來,對孩子加強“欺騙教育”是有必要的。“最近聽說有兩個研究生在租住的房子里慘遭殺害,我也才意識到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田麗說:“我也正租住著別人的房子,和那兩個研究生一樣,我也沒有給房門換鎖。父母從小一直教育我要誠信,與人為善,從來沒跟我說過要注意別被別人騙了。現在看來,這種意識應該加強才是。”
上一頁12下一頁
下一篇:齊聲高唱“收拾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你什么時候能安靜下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