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養(yǎng)成好習慣的幾個關鍵點
●運動量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身體素質現狀,選擇合適的運動量。運動量太小,身體鍛煉的效果不大;運動量過大,身體健康會受到不良影響。開始運動的時候,可以運動量小一些,慢慢把握孩子的體能特點,日后逐漸增加。
●運動項目
幼兒運動以身體練習為主,諸如爬、跑、跳、投、壓、郊游、拍球、跳繩、騎車、游泳、體操等項目。不同項目可以產生不同的鍛煉效果,要以孩子的生理特點為基礎,身體素質哪方面欠缺就多練哪方面——
增加力量→跳、投等;
提高速度→跑步、騎車等;
增強耐力→游泳、郊游、跳繩等;
提高身體靈敏性和協調性→跳舞、蕩秋千、拍球等;
提高柔韌性→體操、按壓等。
要由少到多、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地逐步增加鍛煉項目,并兼顧孩子身體的全面鍛煉,多種項目結合進行。
●游戲化
若是把運動鍛煉當成單調的技能訓練,像運動員那樣枯燥、嚴肅,根本調動不了孩子的積極性。運動鍛煉游戲化才能吸引孩子的興趣,他才會跟家長積極配合。
家長不妨常常編一些情境和故事,讓孩子放松地在游戲中得到鍛煉。例如跑步,事先在路對面放點玩具,然后父母可以編故事:“你愿意當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嗎?在路的那頭有好多大蘿卜,咱們一起比賽搶蘿卜,看誰先搶到大蘿卜。跑嘍——”家長跟孩子一起跑,跑到對面再轉回來,孩子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再玩其他運動游戲。帶孩子到一些休閑娛樂場合玩那些大型器械也是促進孩子運動的好辦法,但要注意安全保護。
●生活化
很多運動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例如走步、晨跑、上下樓梯,每天做一定時間的家務勞動等。除了身體大肌肉運動,還要進行手指等小肌肉運動,例如著色、畫畫、穿珠、手工、堆積木、拼裝模型等。生活中很多事情放手讓孩子嘗試,例如扣扣子、系鞋帶、用鑰匙開鎖、收拾玩具等等,都是鍛煉的好機會。
●激將法
孩子都有獲得成就感的需要,可用激將法激發(fā)孩子進步。例如,蒙蒙現在拍皮球能連續(xù)拍6個了,媽媽希望他能連續(xù)拍7個,媽媽故意說:“蒙蒙,媽媽猜你拍不到5個!”蒙蒙不服氣,結果拍了7個,媽媽接著再與孩子猜,如此激勵他不斷提高運動水平。
● 家園合作
模仿和競爭是促進孩子學習的重要手段,運動鍛煉也是一樣。幼兒園的體育活動項目是同齡孩子都應該達到的標準,但是因為孩子的體質差異、運動興趣和技能的差異,孩子達標的時間早晚也有差異。家長可以與幼兒園老師溝通,了解孩子體育運動的水平,在哪個項目上比較薄弱,然后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鍛煉方案,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成長階梯:愛學習也愛勞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挖掘和引導孩子的興趣所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