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四歲的聰聰從幼兒園回到家,一臉委屈:
“媽媽,今天童童欺負我,把我的衣服撕破了,他……”
媽媽生氣地說:
“你真笨!哭什么哭?回來哭有什么用?為何不把童童的衣服也撕了?”
奶奶趕緊把聰聰抱在懷里,說:
“噢,寶貝別傷心啦,奶奶明天去跟老師說。”
當小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時,家長大多不是罵,就是哄;卻很少想到靜下心來,用心傾聽,了解、接納孩子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其實,當孩子遭遇挫折、沮喪、委屈和失敗的時候,他最需要的,不是安慰,不是批評,更不是教訓;而是一個值得他信賴的人,讓他哭,聽他說,了解他,接納他……
孩子與成人一樣,如果父母能傾聽他們說什么,他們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有價值的,有被尊重的感覺;他們就會反過來尊重自己的父母,愿意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有一位青春期孩子的母親,流著淚跑來求助,說已經半年多了,兒子在家中幾乎不愿與自己說一句話。她非常傷心,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么?
我見過不少苦惱的青春期孩子父母,他們苦惱的根源都是無法與孩子溝通。孩子小時候,他們習慣于以父母的權威教育孩子;現在孩子長大了,根本就不理睬父母,父母發現自己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根本就無法實施。
這些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說”得太多而“聽”得太少。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固定的溝通模式,這個模式是在孩子從小與父母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當孩子小時候,愿意告訴父母自己內心的想法時,父母沒有用心去聽;等到他漸漸長大,不習慣也不愿意跟父母訴說自己時,父母有一天會突然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成了陌生人。
親子溝通的關鍵是“傾聽”,許多孩子不愿跟父母說心里話,原因在于父母的主觀武斷。往往孩子剛說了個開頭,父母就急急下結論,劈頭蓋臉一頓教訓,讓孩子覺得是自討沒趣,以后自然就不愿再說。
傾聽,具有“凈化心靈”的作用;傾聽,更是親子溝通成功的關鍵。所以,在希望孩子聽話之前,父母須以一顆慈愛的父母之心,耐心地先去傾聽孩子!
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技巧·你會和孩子溝通與交流嗎?
·保姆式教育 讓親子難溝通
·親子溝通先理解孩子的情緒
·孩子不聽話家長該如何溝通
·親子溝通需要平等的空間
下一篇:早教專家為你專家答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面對孩子“童言無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