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媽媽的煩惱
在兒子的教育上,我一直頭疼不已。雖然他只有7歲,可是已經有著中學生的叛逆,非常不聽話。我讓他收拾東西,他不收。做任何事情都磨磨蹭蹭,跟他講規矩,他還問我“為什么?”最后直到我怒火沖天,教訓他一頓,一打立馬奏效,但是隨后,還是沒有改進,依然我行我素。
情商訓練師解惑
這是很多家庭中經常發生的情景,父母提出要求,孩子以各種借口推三阻四,或者嘴上答應身體不動,父母教育、勸說、呵斥后,最終“火山”爆發,狠狠給孩子一頓懲罰。下一次當父母再提出要求時,孩子又開始了,父母又發怒……
首先,不贊成體罰。雖然很多父母總認為這是既快又有效的解決方法,但是這種身體的處罰雖然一時有效,可是孩子很快就會忘記,結果可能又會故態復萌,造成惡性循環,父母越打孩子越皮,導致更糟糕的親子關系。
其次,要理解孩子是如何學習規則的。他們通過清晰的語言和相應的行動來學習規則。
父母要傳遞給孩子清晰的要求和對某個行為的期望,而不是模糊的感受或者批評。1.傳遞信息的焦點是集中在行為上,而不是孩子的態度、價值觀或感情上;2.語言直接而且具體;3.使用正常的語調,不帶情緒;4.在必要時要說明行為后果;5.用行動支持語言。比如“別頂嘴”、“把腳從沙發上放下”、“出去玩前把積木收起來放到盒子里”、“5點30分前回家”、“把電視機關小點,不然你只好不看”……
除了清晰的語言信號外,還要給予相應的行動信號,比如對頂嘴的孩子實行限時后果法;如果孩子硬要在床上吃冰棍,就拿走冰棍;孩子不收拾積木,就取消一周玩積木的權利;對于不能按時回家的孩子縮短出去玩的時間等。
下一篇:孩子發脾氣父母如何溝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看清孩子“頂嘴”的“真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