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女兒年齡的增長,見識的日益豐富,思想的日漸成熟,我發現,一向對家庭教育自信的我竟然感到越來越吃力了。滿懷信心地買回來的文學經典推薦給她看,小丫頭根本不感興趣;每天睡覺前洗刷的習慣總是需要督促,有時候批評她兩句,她總會以理相爭,最后倒成了我的錯誤;上網、查資料的速度不亞于我們……
總之,在家庭教育的進行中我是感覺越來越不順手了。怎么辦呢?總不能就這樣束手無策。
那天晚上,有個活動設計需要寫出來,一天的辦公室工作讓我不愿意再坐到電腦前。看到女兒在電腦前玩得津津有味,不由突發奇想:“孩子,今天媽媽很累,能不能給媽媽幫個忙,做我的秘書,幫我打點材料?”“好呀!沒問題!我正好剛學了打字!練練速度。”女兒很高興地接受了任務,非常認真地打起來,半天沒有說一句話。
由此,我不由反思: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了,各方面能力也在提高,更愿意得到成人的尊重與認可。作為家長,我們不能總是用老一套方法來教育,而應該根據孩子年齡心理特點不斷調整策略才是。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經常向女兒“請教”:
“這個字媽媽不認識,你能幫媽媽查一查嗎?”
“小菜一碟,沒問題!”
“我要設計一個請小朋友認識石頭的活動,你說應該怎么準備呀?”
“可以讓每個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一塊石頭,讓他們玩玩,感受一下。”
“感受什么呢?”
“感受石頭是硬的唄!還可以數數玩!”
晚上做晚飯的時候,我把菜切好,給女兒打下手:“你來炒菜吧!媽媽都準備好了!”“好!”女兒說干就干,你別說,我這里語言提示,她那里實際操作,炒出的菜味道還真不錯。
有時,我會請女兒做后續工作。比如她從不主動洗衣服,每次都是我從她床上抱來一大堆,洗衣機洗完衣服,我會提醒她:“媽媽把衣服洗完了,你來晾衣服吧!”因為沒有洗衣服,晾衣服也就沒什么可抱怨的了。
最近女兒有些沉溺于自娛自樂的玩耍中,對讀書不太感興趣。于是,我又請她“幫忙”:“幫媽媽從圖書館借幾本圖畫書,或者梅子涵的小說。”書借來了,卻被她拿到自己的房間,先一睹為快。
有時候覺得,孩子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我們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當孩子不再聽話,讓你感到棘手的時候,不妨換位思考,換一種方法和策略,說不定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呢!其實,教育孩子就是一種樂趣!
(濟南市育賢第一幼兒園 趙翠紅)
下一篇:給孩子當向導不當拐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心中的“創意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