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令人驚訝的女兒
下面是一位從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嘗到過甜頭的母親周琰所寫的育兒體會,從這一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人生開端有多么的重要。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出生剛7天的女兒不僅能聽、能看、能聞(氣味),還能學會伸舌頭,能兩只小手抓住成人兩個指頭懸空牽拉起來。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女兒所具有的這些聽覺、視覺、嗅覺等功能是每一個新生兒的本能,只不過還未被人普遍認識而已。
我有幸在女兒出生一星期的時候,得到了協和醫院著名兒科大夫鮑秀蘭教授的指點。鮑大夫不僅向我演示了新生兒所具有的許多奇妙功能,還向我推薦了她們研制的一套0~3歲孩子教育大綱。我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和教育總比不教育強的想法,按著教育大綱,開始了對女兒的早期智力開發,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F已6歲的女兒不僅記性好、反應快、理解力強,而且語言能力發展極好,一張小嘴特別能說會道。女兒不到1歲開始說話,2歲時便能說:“媽媽洗手,我也洗手”這樣完整的并列句,3歲開始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類的寓言故事游戲,開始造句、講故事,到了3歲半,經有關權威部門測定,其語言能力已達到6歲孩子的水平。
女兒4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們帶她到一家小歌廳度周末,她自己跑到機房門口和音樂師神侃,其結果是人家不僅免費送她一聽飲料,還優先播放她點的歌。
女兒4歲10個月的時候因得肺炎住進了醫院,醫院規定不能陪床,且每星期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探視三次。探視時間到了,十分想念孫女的爺爺竟不敢進去探視,爺爺說:“這么小的孩子一個人住院多可憐啊!要是走的時候,孩子哭著不讓我走怎么辦呀?”他哪里知道,探視還未結束,女兒已催我們走了,原來她惦著和小病友玩兒呢。住院一個星期,女兒不僅不想家,還有點樂不思蜀的感覺。出院那天,病房中一個7歲的男孩和一個10歲的女孩與女兒揮淚告別,那情景還挺感人的。
女兒5歲的時候,幼兒園中班開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孩子們一年來的學習情況。當老師讓孩子們用“媽媽”一詞造句時,有的說“我媽媽頭上長了一個大包”,有的說“我媽媽摔了一個大跟斗”,女兒站起來看著我甜甜地說:“我媽媽喜歡我”。老師表揚女兒造的句子完整、優美。據老師介紹,女兒在幼兒園講故事,總是受到小朋友的熱烈掌聲歡迎。
女兒5歲2個月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同學聚會,女兒繪聲繪色地講了一則幽默笑話,引得在場的同學哈哈大笑,直夸她口才好,而一位僅比她小3個月的女孩連聽都聽不懂,更不用說講了。
眼見女兒從一個吃奶的孩子長成一個聰明伶俐的小學生,我打心眼里感激鮑大夫,感謝那些為嬰幼兒早期智力開發做出貢獻的人們。聽說鮑大夫她們研制的0~3歲孩子的教育大綱即將正式出版。如果您愿意也不妨試試。我相信經過早期智力開發,您的孩子一定會更聰明、更可愛。
下一篇:選寄宿還是走讀看孩子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不該是弱不禁風小人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