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卡通一詞是英文cartoon的音譯,意為連環漫畫、動畫片。卡通形式的電腦游戲軟件及有關的生活和文化用品是由卡通派生出來的。我國的卡通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五六十年代誕生的動畫片《大鬧天宮》、《三毛》系列漫畫及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改編的連環畫等,不僅深受孩子的喜愛,而且也深深地打動了成人。到了80年代中期,我國的卡通市場急速蕭條下來。就在這個時期,外國的卡通以電視為主要媒介,迅速占領了中國市場,占去了孩子們大量的精神和物質生活空間。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抱怨:“這孩子,一天到晚都被電視里的動畫片迷著,什么也不干……”不僅是電視,還有圖書、玩具、服裝甚至文具,卡通全方位地進入了孩子們的生活。然而,任何有理由在社會上存在的事物,必定是有利有弊的,教育的功能就在于用其利而避其弊。本文主要就卡通片對兒童思維發展的影響談點看法。
一、卡通片對兒童思維的積極作用
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來看,卡通片都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容易為孩子所接受,對兒童的思維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1.不拘一格的視覺造型。由于卡通是根據人的想象設計制作而成的,因此它不受真實事物的限制,可任意塑造、刪減、夸張、變形。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對有限的現實時空的一種積極超越。卡通的主角往往有其現實生活的原型,保留著原型的一些形態和屬性,但又不拘泥于原型。有的卡通形象是組合式的,是用幾種原型的某些部分組合而成的;有的是融合式的,即消解各原型的形態結構,融合其功能屬性塑造而成的。所有這些,兒童既容易接受又有興趣接受。
兒童的思維在生命早期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對于面前這個世界,會比成人更多地采取同化的手段來把握。對于兒童來說,事物是什么樣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對于自己的意義。因此,在兒童的愿望世界里,為了某種功能的獲得可以不惜改變事物的真實結構。卡通正好迎合了兒童的這種需要,為了能飛行,人可以長上翅膀;為了獲取勝利,英雄可以擁有神奇的武器;各種動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態表情和意愿,等等。卡通片的視覺造型擁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孩子體驗到一種強烈的形式變化感和自由感,從中獲取無窮的樂趣。
2.多通道的感官刺激。卡通從以筆墨紙張為載體發展到以電影電視、電腦軟件為載體,實現了從單一的視覺刺激到全方位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的轉換。特別是在采用了電腦合成技術的今天,它聲畫同步,時空合一,孩子慢慢從閱讀式的文化走入了多媒體的文化。許多卡通片節奏快,色彩豐富,富有動感,又有適當的重復,很容易為兒童接受。
兒童處在生命發育的早期,他們的感官需要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刺激。這些不同程度和性質的刺激既是兒童感官生理發育成熟的外在條件,也是其思維發展的原始材料積累。視覺和聽覺的成熟水平和敏銳程度密切關系到人的思維能力高低。在兒童時期接受良好的感官訓練是日后智力發展的基礎。今天的卡通片在藝術形式上確實能融視、聽、動覺于一體,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濃縮的方式給兒童的感官以有效的刺激。
3.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大多數卡通片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情節按主題層層展開,既單純,又富于層次感。主角比較固定,有鮮明的性格特征,其行為也具有邏輯性和連續性,能給兒童留下深刻印象。主題鮮明的材料能使兒童注意集中,圍繞一個中心開展思維活動,在無意識中完成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這對于兒童思維結構的建構、邏輯框架的確立是有益的。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父母要尊重孩子話語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玩不夠大后可能有“心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