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相當部分物質生活得到高度滿足的孩子,不過是外表時尚的‘提線木偶’而已。”這是一位來自奧地利的外商太太對其中國鄰居的評價。
撇去其中的偏激語氣不談,環顧四周,我們的確可以發現大批被剝奪了話語權和選擇權的1~6歲寶寶,他們無權穿著父母眼中“鮮艷古怪不搭調”的衣服;無權挑食;無權挑選自己的朋友和玩具;他們只能去父母已經預訂好的興趣班和度假地;只能去父母想去的超市和餐廳,他們被叫做“寶貝”,其實父母做決定之前,從不蹲下來征詢他們的意見。
沒錯,他們還小,生活經驗有限,判斷力不足,但,這并不等于說,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發言權。不過父母們不妨蹲下來,注視著孩子的眼睛,仔細聆聽他的意愿,與之商量著辦,來決定你們共同的生活。從父母那里取得適當的話語權的孩子,不只有獨立的性情和敢負責任的品質,長大后人際關系也不會差,因為,孩子是從親子關系中學會怎樣尊敬他人和聆聽他人的,今天,父母給予孩子多少自由表達意愿的機會,將來,孩子就會給他周圍的人多少自由表述意愿的機會。
父母忽略幼兒話語權的5 個借口
我要給孩子高質量的“相處時間”
越來越多的中產階層的父母身不由己地陷入工作的漩渦中,他們也許一周只能歇半天,每晚22:00才能回到家中,與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里,與寶寶高質量地相處”,成為父母以“我的教育意愿為核心”,來安排有限的親子活動的一大借口。父母為了在有限的相處中最大程度地表達自己的愛,通常傾向于帶孩子外出購物、去高級餐館就餐、去喧囂的游樂園等等,而他們最不樂意看到的,是孩子沉緬于自己的安排中,不想回應他們的“高質量的半天”。
孩子不是表達過他想外出吃飯,想買小皮鞋,想去玩“海盜船”和“摩天輪”的意愿么?為何父母要帶他出門,他卻吵著要再開一次小火車,再看一遍《貓和老鼠》,再翻一遍家中的老照片呢?而父母因為急火攻心硬拖著孩子朝外走,卻常引發孩子的掙扎和哭鬧,使“高質量的相處”變得一團糟。
真相開講
按孩子的意愿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就是“高質量”的相處時間。
不要強迫小孩融入孩子當下的活動,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佳“禮物”。為什么不臨時改變外出就餐及購物的安排,就坐在地板上與孩子玩一下午小火車?為什么不與孩子趁興到爺爺家的儲物閣樓上去,找出自己兒時玩過的小火車模型來,修理后送給孩子?為什么不與孩子一同再看幾集《貓和老鼠》,發出朗聲大笑?為什么不做一個簡單的幻燈裝置,把爺爺小時候、爸爸小時候和兒子小時候的照片打在墻上,來個對照,講述一段溫馨的家族故事?須知,“高質量的相處”往往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而是為了滿足孩子對父母所有的情感需求。在這一相處過程中,不要強迫孩子變成大人,而是父母盡量放低身段,心無芥蒂地當個孩子。
人要言而有信,有始有終
“我是說過想去動物園,可現在我覺得滑旱冰更有意思……”;“我是想去彬彬姐姐的生日會,可今天幼兒園有親子植樹節哎……”;“我以前喜歡彈鋼琴,可現在不想彈了行不行?我想下圍棋。”凡此種種“出爾反爾”、“虎頭蛇尾”的舉動每讓父母大為光火,他們開始強迫孩子去動物園、去生日會,去鋼琴老師家上課,他們認為事事這樣有始無終還得了,這不是拿父母的準備和付出開玩笑嗎?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右腦記憶開發讓學習變輕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卡通片對思維發展的影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