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學習重點:測量工具的替代
同一物體可以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來測量,不同的測量工具有不同的特點,適用于不同的測量對象。直直硬硬的東西可以做測量工具,細細柔軟的繩索也可以做測量工具,人體的很多部位本身就是一個自然便捷的測量工具,如可以用手掌、跨步、張開的雙臂等來測量長度。
測量活動三:米壇能裝多少米
家里買米裝壇是學習測量容量的好機會。
用一個小塑料碗做量具,讓孩子用米裝滿空碗一碗一碗往壇里倒,直到壇滿為止,壇子能裝的米就是倒的碗數。
這里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每次裝的米可能不均等,或大半碗或尖尖的溢出碗面,告訴孩子就像量長度時每根吸管需要一樣長一樣,測量容量時每次裝的東西要一樣多,用手沿著碗口輕輕一抹,可以確保每次裝得一樣多。等孩子測量完了,再換個大塑料碗做量具,重新測量。最后,讓孩子把不同測量工具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
學習重點:測量結果與量具的關系
用不同量具測量同一物體時,結果是不一樣的。測量用具越大,測量的數量越少。當我們要比較兩個物體是等量還是不等量時,應該用同一種測量工具測量,才能進行量的比較。
測量活動四:給茶杯斟滿茶
與量米活動相比,給茶杯斟滿茶雖然同屬容量測量,但因為水容易潑灑,倒茶需要較高的眼手協調能力,所以,難度稍大些,建議放在量米活動之后。在這個活動中,容易出的問題是潑灑導致測量不精確,建議家長在孩子的茶杯下墊一個茶盤,孩子可以從溢到茶盤里的水中直觀地發現測量不準確的證據,再重新測量,比較前后測量結果的差異。
學習重點:知道測量誤差的存在
通過活動讓孩子體驗到測量需要精細操作與準確計量,如倒不滿或溢出去都會導致測量結果與真實容量之間出現差距,這就是測量誤差的存在,它會使我們的測量不準確、不可靠。
測量活動五:給活動區鋪“地板”
很多家庭給孩子的活動區鋪上了彩色圖案的泡沫方塊,這是一個教孩子測量面積的好機會。
讓孩子選用數目不同的泡沫方塊拼成面積大小不同的活動區域,并學會記錄自己所拼區域的大小。泡沫方塊另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有多種組合,同樣多的方塊既可以拼成長長的、窄窄的、也可以拼成寬寬的、扁扁的,還可以拼成方形,甚至是不規則的圖形,但是它們的大小都一樣。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孩子豐富相同面積不同空間形式的感知經驗。
學習重點:記錄測量的結果
測量之后,鼓勵孩子設計記錄標記,表達測量結果。記錄方式應考慮孩子思維水平的特點:可以用圖像標記,如“床□□□□”(這兒用圖),也可以用符號標記,如“床4□”。這樣孩子就能在用數字記錄測量結果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10以內的數的實際意義以及計數和量的關系。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千年之錯 孩子的興趣培養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激活孩子的“興趣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