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2000年,4000名少年精英報考了清華大學國際MBA,最終,62人入選,其中就有北京四中才華橫溢的高材生王海翔。
海翔的媽媽張培禎是我的老朋友、北京翠微小學的退休干部。說起海翔的成長,張老師感觸最深的是“沒有什么能比自信對孩子的成長更重要了。”
的確,自信,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法國教育家盧梭曾經說過:“自信心對于事業簡直是一種奇跡,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會抓住一個機會。”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對150名很有成就的人的性格進行過研究,發現他們都具有三種優秀的品質:一是性格上具有堅韌性;二是善于為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進行成果的積累;三是很自信,不自卑。
海翔就是一個“很自信,不自卑”,善于“抓住機會”的人。
清華大學MBA分普通班和國際班,考入國際班的學生英語水準很高,英文聽說讀寫成績都在80分以上。與他們不同的是,海翔沒有在外語環境中工作過,口語也不如別人好。所以一開始他就面臨很大壓力。
細心的媽媽看在眼里,勸他說“要不行咱們就回到普通班?”
張培禎是個心地平和的人,她很欣賞自己的兒子,也從不給兒子增加壓力。她對海翔說:“你已經是大學本科生了,又考上清華大學MBA。只要那個位置適合你就好,上普通班、國際班都是研究生,不必太勉強自己。”
海翔卻不同意調班,他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下功夫不會有問題。”
這之后,海翔用數倍于別人的努力去學習。第一學期堅持下來,畢業考試就獲得優秀,在清華大學MBA國際班里拿到中華獎學金。
海翔的自信正是來自媽媽對兒子的自信。當兒子“爬坡”時,媽媽從不給兒子任何壓力,而是在一旁贊賞兒子已經走過的路程,幫他“數腳印”。媽媽的這種“欲擒故縱”(兒子語)的做法,大大激發了兒子繼續向上攀登的愿望:“人家行,我為什么不行?讓我試試吧!”
那些整天“逼”孩子學習的父母缺少的正是對孩子的信心。那些對孩子“推著、壓著、 吵著、罵著”的父母,恰恰是缺少對孩子的自信。
自信的人并不是沒有壓力,不是盲目地自以為是,而是面對壓力“知己知彼”。剛剛進入清華,學校里開展了一系列的拓展訓練:站在一個9米高的木板上,從一塊木板跨到另一塊木板。海翔起初很害怕,他去問教練:“兩個板之間的距離有多遠?”教練說大概是一米四到一米五吧!海翔偷著跑到旁邊,在平地試了一下,發現自己使勁跨出去,能跨出一米六七,他心里有數了: 到上面有什么好怕的?這樣他完成了“知彼”。他又想:上去就當在平地,最差掉下來也有防護設施,只不過寒磣點而已,于是,他又完成了“知己”。結果,他一次成功。
海翔因此大受啟發:自信來自心中有數,只要做到“知己知彼”,就有成功的把握。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他認真分析了自己的劣勢:英語用的少,那么現在就開始用,加大閱讀量,在課堂上完全用英語對話;接下來分析優勢:自己原本學經濟,對其他同學來說,經濟是新的學科,而對自己來說是學第二遍。
自信使海翔在學業上取得了成功,畢業后他分到一家國際基金會,工作出類拔萃,還獲得全系統演講比賽第一名。他到中國教育電視臺“知心家庭”電視欄目當了一次嘉賓,就被導演看中,不久,成了這個節目的業余主持人。
作為一個普通的媽媽,張老師是怎樣幫助兒子樹立自信心的呢?
母子倆總結出三條經驗:
第一是:“今天比昨天強!”
她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是:“只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
自信源于成功的暗示,恐懼源于失敗的暗示。人積極的暗示一旦形成,就如同風帆會助你成功;相反,人消極的心理暗示一旦形成,又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影響一生的成功。
第二條經驗:孩子需要張揚。
“你看,人一旦被人發現,就發現了自己。”海翔這樣說。
孩子在成長中特別需要“發現”。尤其是對自我還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賞。孩子需要張揚,不要怕孩子驕傲,他張揚的時候就會把個性表現出來,這時候家長與老師要對他說:“孩子,你真棒!”
第三條經驗:志不高者智不達。
自信的人往往擁有遠大的抱負,志向不高的人智力也達不到。
自信的人能夠走遍天涯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他能夠揚起理想的風帆。
自信是根。
下一篇:請別忘記開發孩子的右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殘疾兒童的智能發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