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上課老是不專心,但到底是注意力不夠,還是專注力不足呢?事實上,我們一般所說的專注力指的是“高階的專注”,不僅要專注得有質量,還要專注得持續。
因此,從小培養專注的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高質量的專注力,孩子學習及做事都能事半功倍,更有效率,將來成就自然比較高。
什么是專注力?
從中文來看,“專注力”和“注意力”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對一件事專心及投入的程度,不過,嚴格一點來看,注意力是英文attention的意思,也就是大范圍的注意,例如拍照時拿起相機,大略看一下畫面就按下快門,并沒有細心注意光線或調整拍攝的角度;而專注力是英文concentration或focus,有集中注意力的意思,就像拍照時不但會認真構圖,而且能夠準確對焦拍出好照片一樣。
大范圍的注意力
所以,如果是就大范圍的注意力(比如固定坐在座位上、不離開教室等)來說,其注意力因年齡不同,大約是以下的時間長度:
3歲→15分鐘 6歲→30分鐘
9歲→45分鐘 12歲→60分鐘
高階的專注力
如果是更高階的專注力(比如要專心堆積木、完成作業等),時間就會較注意力縮短許多,這也說明要小朋友長時間很專注地做一件事是蠻困難的:
3歲→6分鐘 6歲→8分鐘
9歲→10分鐘 12歲→15分鐘
專注力不足的癥狀
1. 學過的東西很容易就忘掉。
2. 剛交代的事情轉眼就忘了。
3. 經常丟三落四,弄丟東西。
4. 做事拖拖拉拉,沒有章法或沒有效率。
5. 老是沒辦法依照父母或老師的指令完成任務。
6. 寫作業或考試時失誤的比例高,例如漏掉第二題沒做,課文漏抄也沒發現。
7. 在工作或游戲時經常無法維持注意力,很容易半途而廢。
8. 感覺老是在發呆或做白日夢。
9. 很容易受外在刺激的影響而分心。
10. 不喜歡做需要全神貫注的事情。
11. 和別人說話時老是心不在焉。
12. 學習反應慢半拍,可能等老師問到第三題才想起第一題的答案。
13. 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很快又去做別的事情。
14. 沒辦法同時完成多件事情或多種工作。
此外,在生活中,如果孩子也是凡事漫不經心,衣服扣錯扣子、書桌亂七八糟、記不住媽媽交代的事、出門掉東忘西,必定會讓家長傷透腦筋。
所以,從小培養專注的好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好的專注力,孩子學習及做事都能事半功倍,更有效率,同時也因為專心投入的關系,就能處理更多有難度的事情,將來成就自然比較高。
專注力不足,要不要看醫生?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已經經常無法依照老師的要求做完功課,或是無法在合理的時間內做完媽媽交代的事,而且,當父母運用了后文中的培養專注力10招之后,孩子的情況依舊沒有改善,那么就帶他去看醫生吧,不要覺得帶孩子去看醫生丟臉或擔心孩子被貼上異常的標簽,醫學是強調預防勝于治療的,而且很多的問題,都有所謂的治療黃金期,如果可以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早幫他解決,這對孩子的成長大有好處。
尋求協助,了解孩子專注力問題
除了可以直接找醫療單位,例如醫院的復健科、兒童心智科、精神科(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科,或是找相關科別的診所進行評估及檢查外,也可以請教各地的多動兒協會或基金會。另外,如果是6歲以下的兒童,也可以向各地的早療機構進行咨詢。
家長也能夠請教學校老師的意見,因為,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很多時候也能給家長提供一些不錯的建議。但是,如果孩子情況嚴重,通常還是會需要更專業的人員給予更適當的協助。
下一篇:讓孩子在選擇中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國外:培養領袖氣質的秘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