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都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了”,不要以為這句話專指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在當前的經濟社會里,智商、情商和財商,三“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贏得自己的精彩人生。而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過程中都進行有規(guī)劃的理財教育,更是新一代父母的必要選擇。
暑假來臨,孩子的學習上似乎可以松口氣了,可其他方面的教育又上了議事日程。
讀者宋女士近日給本刊來信:“這幾年,我和先生都比較重視學習理財知識。我們的兒子馬上要升初中了,我也想讓利用暑假時間給孩子補充補充簡單的理財知識。可是查閱了很多資料,好像都是在講外國人怎么叫小孩理財,但很多方法在國內根本行不通,我們也接受不了。不知道有沒有適合中國家庭的少兒理財方法?”
宋女士的疑惑可謂代表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古人云:“倉廩足而知禮節(jié)”。理財也是一樣,先有財,后有理財需求。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幾乎不需要理財知識,主要是通過勤儉節(jié)約把基本生活安頓好。也正因社會發(fā)展和時代的原因,中國大部分成年人普遍缺乏理財意識。但如今的社會發(fā)展了,對于在經濟社會里成長的孩子們來說,從小就要和錢打交道,財富將是他們人生中必須面對的主題之一,可以說,社會的發(fā)展“逼迫”他們必須要具備一定的理財知識才能將生活調理得更精彩,這堂“人生必修課”從何時開始,也將決定著孩子一生的財商軌跡。如果套用鄧小平曾說過的一句話,理財,要從娃娃抓起。
兒童理財教育刻不容緩
我們看到,有些人成年之后,能妥善處理和錢的關系,知道怎么掙錢,怎么花錢,怎么借錢,也知道要控制合理的負債比例??捎行┤顺赡曛螅也灰f突然給他(她)中個百萬元大獎該如何是好如何分配,甚至稍微賺得多一點了之后,就茫然不知所措,不是一味揮霍就是一味節(jié)約。
同齡的年輕人之所以會產生如此的差異,就是因為在他們從小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沒有能夠給予他們接觸前、自主支配錢的機會和經驗。
大部分父母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其他事情都可以商量甚至放縱,其中包括孩子的一切花費,全由父親或母親代為處理,或是孩子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沒有一點使用上的指導。如此一來,孩子對于錢的多少根本沒有概念,進入社會初期還是如此;或者因為大手大腳慣了,對于掙錢的辛苦無法理解,進而可能因此影響自己的擇業(yè)觀和人生觀。
前陣子英國有個新聞,說英國包括抵押、個人貸款和信用卡消費等在內的個人債務總額每4分鐘就增加100萬英鎊(約合1300萬人民幣)。每7分鐘就有一個英國人因債務纏身,無法解脫而破產,已經有200萬多人負債嚴重,處于終生還債狀態(tài)。英國媒體在檢討此事時說:“越來越多的成年人陷入經濟困境,這更提醒我們,兒童時期的理財教育非常重要?!?/p>
美國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奮與金錢的關系,把理財教育稱之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美國每年大約有300萬中小學生在外打工,他們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
日本人教育孩子也有一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 許多日本學生在課余時間都要在校外打工掙錢。
所以,我們的家長朋友也不要羞于和孩子談“錢”。孩子走上社會以后,獨立成家以后,必然要和“錢”打交道。
孩子們的學校教育和課本中,沒有“理財”這一課,家長們就該為孩子補上這一課,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財商。
都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了”,以前這句話主要是指孩子的學習??涩F在,這句話也可以指孩子的情商和財商。智商、情商和財商,三“商”都高的孩子,才能贏得自己的精彩人生。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知識母親常為育兒感到很迷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看待孩子的爭強好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