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玩耍看心智
職能治療師會讓這些小病人在她面前玩樂,并仔細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從中了解他們是否符合那個年紀的發育指標。
胡嘉玲舉例說,一個4歲的兒童在玩耍時,必須能夠達到的6大指標包括:
*一物多用:可以把一支筆想像成幾種東西然后玩耍,例如把筆當作湯匙或槍或飛機。
*行動次序: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先后次序,如為娃娃沖涼,得先脫衣、然后才沖涼,然后再穿衣。
*主題:玩耍時,自設并貫徹同一個的主題,例如購物或到動物園或參加生日會
*社交:可以和他人一起玩,爭玩具也懂得如何與對方“談判”。
*角色扮演:例如扮演媽媽、老師或醫生
*擬人化:把娃娃或小熊或機器人擬人化,嘗試從對方立場思考,例如了解娃娃也會傷心,或與小熊分享玩具。
職能治療師會觀察小病人在哪方面較弱,為他量身設計一系列玩耍項目,并教導家長如何在家中鼓勵小病人玩耍。病情較嚴重的需每星期得到竹腳兒童發育中心,在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來玩上45分鐘。
胡嘉玲透露:“有的家長認為只是來玩很浪費時間,就不來了。也有家長要求我們教導孩子學認字、寫字。當遇到家長對這項學玩治療不認真,我們也沒辦法。”
不過,也有一些家長,即使孩子已經康復,也仍然不放心,希望繼續帶孩子來復診。
胡嘉玲說:“其實最好的玩耍環境是在家中。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放輕松,不要擔心孩子會把地方弄臟或弄亂。玩具的玩法可以多變化,家長可以讓孩子發揮創意來玩,不必拘謹于指定玩法。玩具不用多,日常的一些雜物,如布料、木棍、盒子、罐子等,只要確保干凈和安全,都可以是很好的玩具。”
家長!讓孩子玩吧
訪問時,聽到一個陪伴孫女接受學玩治療的祖母,正在罵跳來跳去玩樂的孫女:“現在玩就夠了,回家不要再玩了。”
許多現代兒童,的確缺乏玩樂的設施、環境和機會。原本應該活潑蹦蹦跳眺的孩子,在成人施加的壓力下,必須循規蹈矩,寸步不敢偏離。
家長工作忙碌,沒時間陪孩子玩耍,為了補償孩子,家長反而買一大堆的電子游戲機等商業化的玩具。這其實雙重剝奪了小孩玩樂的時間。
許多玩具都有指定玩法,而且零件配備周詳,玩起來缺乏想像空間。
因此,現代兒童玩具固然多,但往往卻導致他們較少機會發揮創意,使他們變得更“不會玩”。
也有一些家長認為玩樂很浪費時間,寧愿孩子用空閑時間去上補習班、心算班等,把孩子的時間表擠得滿滿的。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聰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是否早識字關鍵看興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