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果拋開孩子不提,把教育孩子當成家長的一次長跑,這個過程從幼兒園開始可能要持續15到20年,家長可能更加容易想明白,這場馬拉松的勝利者一定是這樣的父母——保持良好的心態、熟練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并堅定實施,根據孩子的成長準確變換“技戰術”,而目前家長更像求勝心切、缺乏專業指導以及戰術搖擺不定的菜鳥運動員。
家庭教育的現狀究竟如何?
當問到目前的家庭教育的真實情況如何?南京家長學校總校汪駿主任從識字這件事上做了一個“小切口”,讓我們能理解得深入一些:一家教育網站的調查顯示,46%的家長希望孩子在入小學前的識字量達到五百至一千個,22%的家長希望達到一千至兩千個,10%的家長希望達到兩千至三千個,更有13%的家長希望超過三千個。他在南京藝術活動中心遇到一個剛上幼兒園大班的小男孩,他能流利地念出字幕上的演職員名單,甚至包括較冷僻的“鏗”字!
家長的期望是一股強大的現實力量,這是一場不進則退的游戲,如果有人拒絕“入戲”,代價馬上就讓你看到。汪駿主任說,一位小學校長崇尚快樂教育,認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學齡前就讓孩子開心地玩,沒教兒子認一個字,現在兒子上小學了,后悔不迭,天天抓孩子的學習。因為老師是按班上的平均水平教的,60%的孩子認識這個字 就不教了,老師不教只能家長在家替他補習了,現在逢人就說,一定要讓孩子在幼兒園就識字,否則上小學會吃大虧的。
對此汪駿主任認為,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理想的教育觀點在現實面前是如此不堪一擊,家長想不被這股“大潮流”淹沒還真不容易!
家長把孩子交給誰?
0-6歲的早期教育,主要依托幼兒園來完成,但幼兒園主要接收2.5-6歲的幼兒,0-2.5歲幼兒的保教工作是早期教育的薄弱環節,此年齡段的幼兒主要是以家庭內的保教為主。問題出現了,家長的熱情被激發起來了,孩子到底應該交給誰進行早期教育呢?我們只要搜索百度“早教”關鍵詞,前三頁基本被各類早教機構占領,早教機構的高昂價格,也只是為少數具備足夠經濟實力的家庭準備的。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大多數家長,在忙于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下心有余力不足,而且缺乏專業的指導。
汪主任介紹,國內十分缺乏家庭教育社會工作者,大學里沒有相對應的專業,沒有相對的就業渠道。而美國最頂尖的哈佛大學設有家政系,其中就有家庭教育的內容。現在從事這塊研究和推廣的更多是熱心家教的大學專家學者和一些社會上熱心教育的工作者,這和家長的強烈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現在家長無論是觀點上還是操作上都有很多的困惑,急需指導。
美國家長都不管孩子嗎?
在焦慮的家長面前,一些社會上流行的教育觀點深深影響了他們,但是有時候這些觀點只是斷章取義,甚至想當然。
據美國《經濟學人》周刊介紹,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調查一年級學生每個星期要花多少時間在家庭作業上?結果如下:美國:1.8小時;日本:3.7小時;中國臺灣:8小時。
汪駿主任看過一期《魯豫有約》,臺灣的劇作家賴聲川曾回憶他小時候在美國上小學,入學考試題目是——圖板上畫了兩個橘子和另外三個橘子,問一共有多少橘子?賴聲川回答是五個。結果教師與校長商議請他直接上二年級!賴氏一直上到初二,門門功課都是A,而他回到臺灣就立馬變成了最差,留級一年。當時他就想:“您算幸運的,要是到了大陸,恐怕要留級兩年吧?!?/p>
按照這個邏輯,很多家長想當然地認為:美國孩子豈不是天天都在玩,美國人都不管孩子!美國人都讓孩子“自由發展”。汪校長說:“你千萬不要被這種現象給蒙蔽,第82屆奧斯卡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在獲獎感言中說:‘我要感謝我的母親,沒有讓我在十八歲那年跟男生騎機車,并每天敦促我學習鋼琴芭蕾,因為這是一個藝術家該做的事情?!彼运扑]大家從高燕定的《人生設計在童年》中去發現,美國孩子并不是都像很多早教書中提到的自由自在的,書中提到美國中產階級充滿危機感,想方設法培養孩子從小擁有成功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下一篇:手機電腦玩得轉真是天賦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抓感覺和知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