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換位思考能讓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從他人的角度重新考慮問題。它能減少交往障礙,提升寬容度,讓男孩的心胸更寬廣。
【教子個案】
媽媽在廚房做菜,章同在一旁看著說:“媽,火太大啦,我見食譜上說魚煎糊了,味道會發苦的。”媽媽對他說:“我都知道,不是不好控制嘛。你快出去,念念叨叨的真煩人啊。”章同馬上說:“您也知道煩啊,那我以后干活,你可別念叨我,我就拜佛了。”
媽媽笑著看著章同,說道:“小鬼頭,剛上高中,就開始學會批評媽媽啦。我們以后都多顧慮點對方的感情,這樣更好。”章同聽了很高興,說:“媽,那我出去了,您安心發揮廚藝吧。”
章同最近總覺得媽媽太嘮叨,可又不好說。他便想出了這個法子,讓媽媽也學學換位思考,能夠多考慮一下他的感受。
【專家剖析】
換位思考能力是人際溝通中一種重要的能力,它能夠體察對方的感觸,理解對方的出發點及情感,讓交往更順暢、合作更順利。男孩能夠貼近他人的心,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摩擦和隔閡。事實證明,人際交往無法順利實現,同缺乏換位思考能力有直接關系。
培養男孩的換位思考能力,同時有利于培養男孩的寬容心及同情心。面對他人的錯誤,男孩能夠換位思考,就能原諒他人的過錯,找出問題的真正原因,早日從個人怨恨情緒中走出來。換位思考能力,可以讓男孩看到弱勢群體,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時,愿意及時伸出援手。
換位思考能力就是顧慮他人的情感,不以自我為中心,不陷于自私自利之中。男孩具備了這種素養,會對人更有容忍度。對人、事更具同情心,成為一個讓人樂意接近、樂意扶持和幫助的人。男孩能夠通過這種能力,獲得好人緣,經營一個更和諧、穩定的人際圈。
生活中的任何矛盾、誤會、隔閡,都不是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是因為缺乏相應的溝通,缺乏必要的理解,從而讓事態陷入僵局。男孩要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就要知己知彼,從自己的角度、他人的角度綜合考慮,找到共同契合點,從而讓問題迎刃而解。
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需要男孩的換位思考能力來幫忙,離開了它,男孩會漸漸陷入孤立、隔絕、剛愎自用。
【給媽媽的教子建議】
建議一:讓男孩學會尊重、悅納他人
一個不尊重他人、無法悅納他人優、缺點的人,也就不會懂得換位思考。能否站在對方的角度、位置、立場去思考問題,離不開尊重二字。男孩唯有先學會尊重他人,哪怕是自己的敵人或手下敗將,進而才能進入換位思考的境界,悅納所有的人。
建議二:培養男孩的分享、合作能力
男孩在與人分享、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增強換位思考的能力。男孩懂得與人分享,就是能把對方放在心上,愿意和他一起分享。男孩要維系合作關系,也要懂得換位思考,才能達到合作的最佳效果。
周亦航看見媽媽買了一個大榴蓮,高興壞了,他趕緊宣布:“這個榴蓮是我的,我要一天吃一點,直到吃完它。”媽媽說:“以后就不新鮮了,吃著不香啦。”媽媽提議,大家分著吃,如果明天大家還想吃,再買一個新鮮的回來。周亦航覺得不錯,同意了和父母分享榴蓮。
男孩的分享、合作精神,要從生活細節中培養,媽媽平時就不能鼓勵男孩吃獨食、霸道,要讓他學會與人分享。媽媽也可以請小朋友到家做游戲,讓男孩學人與人的合作交往,鍛煉換位思考能力。
建議三:男孩要清楚自己的份額是多少
衣食住行方面,媽媽都別讓男孩搞特權,要讓他明白自己的份額是多少。媽媽不能包辦、溺愛男孩,縱容他的“自我中心”意識,防止他的眼里、心里只有自己,容不下他人。
每次吃東西、分玩具或外出旅行,媽媽都應該公平、公正,講明每個人的份額標準,把男孩也看成家庭整體中的一員,和大家共同承擔責任、義務。男孩在不享用特權的家庭環境中,才能學會感恩,不額外要求滿足私欲,更能為他人著想。
建議四:鼓勵男孩從事群體、對抗性活動
群體、對抗性活動,能讓男孩強化集體意識,學會配合同伴,在行動時不單單關注自己,也能考慮到集合大家的力量,學會配合對方行動,獲得團體勝利。
陳超上初中了,越發喜歡打籃球,媽媽對此很支持。小區里有個籃球場,每天放學,陳超會帶著籃球去練習,不到一個月,他就結識了一幫籃友,大家經常利用周末打對抗。陳超知道一個團隊只有配合默契,才能獲勝,他每次打比賽,總是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
大家覺得陳超能顧慮到每位隊友,能夠團結大家,就推選他做了隊長。現在,陳超越發覺得,能夠配合好,能夠考慮到對手的意圖,是打贏一場比賽的關鍵。男孩在群體、對抗性活動中,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強化他的換位思考能力。因為,在一個集體中,不懂得換位思考、配合他人,就無法有效執行集體任務,從而很快被團體排除。
下一篇:四大自信特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積極樂觀節儉是金錢之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