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兩三歲開始看新聞聯播,7歲開始堅持每天讀《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在全國重要報刊上發表過100多篇文章,并將其近3000元稿費和變賣廢品賺來的零花錢都用來資助與看望孤寡老人。
最近,一位名叫黃藝博的武漢少年突然在網絡“走紅”,大家津津樂道的,不是他的文采和愛心,而是他從小就對時事政治表現出的濃厚興趣、被認為是官相十足的照片。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有著多年從教經驗的黃恒忠認為,應該讓孩子按照同齡人的特性正常成長,把孩子過于神化,對孩子成長十分不利。他說,家庭教育不要過分夸大孩子的優點,也要給孩子鼓勵,提供他們成長的陽光和土壤,他們才能快樂生長,根深葉茂。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范先佐教授認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不管如何,家庭教育都應當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在學習、政治素養培養方面,不能拔苗助長。“我們不能說讓兩歲的孩子看新聞聯播錯誤,但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看少兒節目會更好一些。”
他說,當今時代可能會有天才,但幾率很少。大多數孩子的情況、智商都差不多,所以家長更應該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多讓孩子自由發展,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培養,要符合孩子身心成長的規律,要關注他們對生活、對世界的體驗。任何拔高孩子成長進程的做法,必將讓孩子的人生出現缺憾。
記者采訪了幾位教過黃藝博的老師,他們同時表示出擔憂:“他從小就是個很謙恭、很端正的孩子。希望網上這些非議不要對他造成傷害,希望大家對他父母的教育方式多些包容。”
下一篇:父母的情緒會對嬰兒產生什么影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相信孩子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