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一位媽媽給我留言:“我由于工作原因,周末才能回家,兒子2歲半上的幼兒園,晚上我打電話回家,聽說今天兒子由于吃東西沒注意拉肚子了,而且在幼兒園拉在身上了,老師也沒有及時通知家長,回家后才換洗的。我兒子是11月份才插班進去的,是他們班最小的。他有個習慣,回家拉大便,在幼兒園從沒有拉過。我曾問他在幼兒園‘便便脹’了怎么辦,他說回家拉。以前他從沒有拉在身上過,連小便都沒有過,所以我也一直沒有在意。麻煩沒什么,關鍵是現(xiàn)在我擔心此事會傷到孩子的心靈。我兒子自尊心很強,有時候我們說話不小心都會讓他淚花直閃,今天這個事情我就擔心他在幼兒園會被其他小朋友笑話,或者他害怕被老師取笑或看不起等,在他幼小心靈上留下陰影。現(xiàn)在我想讓他休息兩天,等這件事漸漸淡化或在其他小朋友那里漸漸淡化了,再讓他去幼兒園。周周媽,你以前在幼兒園工作時也遇到過類似事情吧,怎么處理才能不給孩子留下陰影呢?”
正好以前也有一位媽媽聊到過這個話題,說她4歲的孩子不敢在幼兒園大便,擔心大便臭,老師會厭煩。在幼兒園,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都是一些懂事、自尊心強、敏感的孩子。他們擔心自己拉大便會給老師帶來麻煩,老師會不高興。因此,他們盡量在家里拉大便,實在忍不住拉在褲子上了,也不敢跟老師說,害怕老師不高興。
這個問題看著是一個生活細節(jié),其實是一個教育問題。對于比較敏感的孩子來說,他們會擔心別人因為他的大便臭而不喜歡。或者是曾經(jīng)有人(家長、老師或小朋友都有可能)不經(jīng)意在他們面前流露出對他們大便的嫌惡之情,讓孩子覺得他們的大便是讓人嫌惡的。
很多成人在不經(jīng)意間就會流露出對孩子大便的嫌惡。有一次在外面玩,周周說“我要拉屎了”,一位小朋友的奶奶聽了此話哈哈大笑起來,“拉屎?哈哈哈!”我不解,“是拉屎呀。”奶奶做嫌惡狀說:“嗯……臭,應該說‘拉粑粑’。”我說:“就是拉屎呀,這沒什么不對的,人要吃飯,就要拉屎嘛。”大家看看,這位奶奶就在無心中表現(xiàn)了對孩子大便的嫌惡,甚至不能說“屎”這個字眼。字典里都有這個字,這個字又不是不文明的字,為什么不能說?
有的家長特別煩孩子把大便拉在身上,只要孩子拉大便在身上,輕則罵幾句,重則要打幾下的。一些幼兒園的工作人員對孩子的大便更是嫌惡。我們小區(qū)一位孩子,兩歲多,就讀于附近一所幼兒園。某天姑姑去接孩子,正好看到了這樣一幕:孩子大便拉在身上了,老師滿臉不耐煩地脫掉孩子的褲子,把孩子重重地放到凳子上,指著孩子破口大罵!很多素質(zhì)較低的幼兒園從業(yè)人員都會對孩子的大便表現(xiàn)出嫌惡,就連給孩子擦屁股都會用手掩住鼻子。成人的這些行為帶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我的大便是臭的,是讓人討厭的。所以他們害怕在幼兒園大便。
因此,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讓孩子了解:拉大便是生理需求,每個人都要拉的,就像每個人都要吃飯、喝水一樣。每個人的大便都是臭的,這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小孩子拉大便在褲子上是正常的,一點也不丟人。周周曾經(jīng)在大便的時候問過我多次:“媽媽,為什么我要拉屎呀?我的屎為什么這么臭呀?”我說:“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吃飯,飯菜吃到我們的肚子里,慢慢消化,就變成了屎。屎是廢物,要拉出來才好,如果不拉出來,人就會生病。每個人拉的屎都是臭的,這是因為屎里面有腐敗菌,散發(fā)出臭味。”我還在網(wǎng)上搜索人體內(nèi)臟器官的圖片,對照圖片跟周周講解“消化”的過程。
孩子身邊所有成人的態(tài)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和幼兒園工作人員。大家都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大便,謹慎地說每一句話,不要以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什么。當孩子大便拉在身上的時候,切勿動作粗暴地當眾處理,這樣是在羞辱孩子,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感到緊張害怕。應該把孩子帶到無人處,安撫孩子,告訴孩子因為孩子還小,控制不好大便,拉在褲子上沒關系,媽媽(老師)幫換掉就是。給孩子清洗和換褲子的時候,動作要輕柔。
這位媽媽提到,想停上兩天幼兒園。這是不妥的,因為這是一種消極逃避的方式,這樣做顯然是在暗示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傷心之地,也在暗示孩子遇到事情以消極的方式來面對。老師的態(tài)度是非常關鍵的,比較妥當?shù)慕鉀Q辦法是和老師做詳細的溝通,找到具體原因,并且讓老師及保育員和家長配合,寬慰孩子,告訴孩子在哪里都可以拉大便,家里可以,幼兒園也可以,在外面的公共廁所也可以。在幼兒園拉完后,老師可以幫助擦屁股,老師一點也不會嫌棄。家長不僅要這么說,還要真的這么想、這么做。
如果孩子能了解到拉大便是正常的生理需求,和吃飯、喝水一樣,同時孩子能有獨立的思考,哪怕有人對此表示嫌惡,他也能坦然面對。有時周周拉完大便后,外婆幫她擦屁股,外婆會夸張地做掩鼻狀,大呼“好臭呀”,周周咯咯地笑了,一點也不覺得難堪或羞恥。再如那次周周在外面拉大便,被那位小朋友的奶奶做嫌惡狀,周周也能坦然以對,并不覺得受傷害。我想就是因為她早就了解了大便是正常的生理需求,每個人的大便都是臭的,這沒什么好嫌惡的。同時她堅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不會被別人的態(tài)度所左右。
重點提示:
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每個人的大便都是臭的,拉大便是生理需求,每個人都要拉,就像吃飯、喝水、睡覺一樣平常。
下一篇:我家有個咿呀音樂作詞達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才是孩子走向獨立的開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