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愛國主義是一個大題目,但愛國主義情懷卻是一個孩子正常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孩子的思維方式與成人有很大區別,他們的行為動機往往比較簡單,所以需要對孩子頭腦中為祖國、為人民的概念不斷強化,用積極的思維抑制消極的行為,促進健康思維模式的形成。
愛國主義教育是個很大的題目,而家庭里的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充分注意到家庭這一特殊的教育環境,還要充分注意不同年齡的孩子具有的不同認知水平和特點,注意運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的多種教育元素,使家庭里的愛國主義情懷伴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在大多數家庭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去著手。
第一,明確愛國主義的內涵。
沒有一個人可以離得開國家,國家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也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但祖國究竟是什么呢?
對于一個人來說,祖國首先代表地球的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的一切,高山大海、原野河流,地下礦藏、地上鳥獸都和自己息息相關,都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生命的軌跡之中。愛祖國,愛的就是這一條條大河、一座座高山;
祖國還代表著一個人群,一個有著和自己血肉相連、處處相依的團體。愛祖國,就是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和親戚朋友,愛我們共同的祖先和共同創造的歷史;
祖國還代表一種文化,國家與民族相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愛祖國不僅要了解民族的語言習慣、服飾、飲食、風俗習慣,更重要的是要認同民族的傳統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
國家也是一份情感,是一份血濃于水的熱情與愛戀。情感是個既抽象又具體的東西,人們常常可以忍痛和一種生活告別,卻很難割舍一份情感。愛祖國,就是對這塊土地的眷戀,對同胞的不舍之情,對精神母親的依戀;
祖國同時也是一種現實,是一種制度,社會主義是建立在*主義學說上的一種社會制度,它的根本的優越性在于制度背后的價值觀,人類千百年來苦苦追求的社會價值——平等與公正。愛祖國就是對現存國家社會制度價值的接納和認同。只有充分認識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愛國主義豐富的內涵,家庭里的愛國主義教育才能真正充實有效。
第二,家長需要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樹立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念和情操。國家觀念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是一種復雜的情感,但又是最普通、最平常的,是融入一個人日常生活一言一行之中的。
應該看到,近些年來,在一部分成人中間,國家的觀念淡薄,個別人甚至做出損害國家利益的事來。孩子在國家觀念和情感上的一些錯誤認識和問題,主要來源于社會,來源于成人世界。
在家庭中,一個平日里牢騷滿腹,對祖國的惡言惡語隨口而出,對民族文化毫無感情,甚至詆毀、誣蔑的人,給自己孩子的,只能是扭曲了的國家觀念,這樣的家庭里,是不可能對孩子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和影響的。
因此,提高家長自身的愛國主義素養,是家庭愛國主義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第三,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傳遞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念。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背叛祖國為恥,是一種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念,而這種觀念是由很多具體的,甚至很細小的行為及其判斷而逐漸形成的,這些行為和認識就是家庭的日常生活。
因此,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處處有意識地宣傳愛國主義觀念,是為人父母者的責任,也是培養孩子愛國主義情操的主要方法。
例如,家庭旅游時、學校組織的旅游活動前,有意識地啟發孩子去認識祖國河山之美;家庭團聚、朋友聚會、學校少先隊組織開展活動時,特別提醒孩子去體會親情友情和團體之情;看展覽、讀課外書,甚至每天看電視節目時,盡量安排與孩子討論的環節,明是非,辨榮恥,點滴之間傳遞愛國的觀念;
遇人遇事,多一些和孩子的溝通及討論,多有些機會讓孩子接觸民族的、傳統的歷史和文化,如此種種看似細小的行為,都是對孩子進行國家觀念教育的好機會。這樣的教育,潤物細無聲,與生硬的、死板的教誨相比,孩子對愛國主義理念的理解是具體的、生動的,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重視愛國情感的熏陶和培養。
愛國是一種社會價值,但對一個社會個體而言,它更是一種真實的情感。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往往會淚流滿面。
此時,國家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愛國也不再是干巴巴的道理,其澎湃的情感蘊含著豐富的內容,激蕩著每一個人的心田。家庭是一個人情感發育的基地和搖籃,更是一個人愛國主義情感的最主要的,也是最基礎的發生地。
培育愛國主義情感主要抓住三個環節:一是要充分利用社會環境中愛國主義的情感元素,使之對孩子養成愛國情感起到渲染、感動、激發、加強等作用;
二是要善于制造情緒場景,無論是參加*的準備,還是家庭物件的擺設,都應該讓孩子感受到一種氛圍,讓孩子在接受價值觀念的同時,心靈也能夠受到震撼;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調動孩子的情感素質,注意激發孩子的情感狀態,利用一切機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表達、調整情感的能力。這對于愛國主義教育特別重要,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更是意義重大。
第五,引導孩子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思想品質。愛國是價值,是情感,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行為能力。特別是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生活在多元化的意識形態下,正規教育體系施行的主流價值灌輸,其影響力日漸減弱;而非主體、非主流的社會信息豐富多彩,影響巨大。再加上開放的社會激發了當代少年兒童的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和批判精神,簡單的觀念灌輸、強制性的行為約束往往會引起他們的反感,教育效果差強人意。
實踐體驗在家庭愛國主義教育中就顯得特別重要,平時的學知識、長身體,可以挖掘其中的目標和意義,引導孩子樹立為祖國繁榮發展而努力的思想。參加一次社會公益勞動、植樹節的時候在郊區種上一棵樹、幫助社區里一位需要幫助的鄰居、創作一幅歌頌祖國新風貌的作品等等,都是孩子們可能完成的愛國行為。只要積極引導,孩子們就會在這些實踐中獲得從書本上無法得到的東西。
第六,為孩子樹立人生的榜樣,通過榜樣提高孩子的愛國主義品德。
對于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榜樣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孩子的人生理想、道德標準、社會追求,往往與他選擇的榜樣緊密相連。
在今天這樣一個開放的社會里,兒童的榜樣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狀態。一些正面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失去了對孩子們強烈的吸引力,如何讓主流的榜樣發揮積極的作用,是實施有效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之一。
首先,應該注意樹立時代感強的、與孩子生活實際貼近、孩子們感興趣的榜樣人物,如體育明星、航天英雄等,易激發起孩子們的崇敬感,讓孩子感受他們的愛國情懷;
其次,學習過去年代的愛國人士,一定要結合學習歷史,幫助孩子在歷史環境中認識英雄的信仰和高尚品質;
再次,深刻挖掘英雄人物的內在精神,盡可能以孩子的視角和思維特征去認識英雄人物的行為,把榜樣與孩子實際真正連接起來;
第四,運用家庭生活親密、隨時、瑣碎等特點,把愛國主義的榜樣盡可能生活化、具體化、形象化,從小事、小節、細致具體的行為入手,向榜樣學習。
第七,善用引導、激勵、獎懲等手段,強化家庭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家庭里的愛國主義教育雖然不那么正規,但一些教育手段的運用還是十分必要的。孩子作為成長中的個體,其思維方式與成人有很大區別,他們的行為動機往往比較簡單,為祖國、為人民的概念需要在不斷強化中,伴隨著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不斷發展,才能真正確立起來。
所以,對孩子要經常使用激勵,甚至懲罰等手段,強化其正確的行為,鼓勵其積極思維,抑制其消極的行為和思維模式的形成。
例如,當孩子表現出愿意參與某一項社會服務活動時,當孩子把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未來連接、充滿向往時,就要給與積極鼓勵或獎勵。開始孩子可能就是為了獎勵而去完成這些行為,但久而久之,就會逐漸養成一種從他人和社會角度去思考價值的思維定勢,養成樂于服務社會、服務他人的行為模式。有些家長習慣于給孩子講大道理,孩子會因為不理解而拒絕,甚至會因被迫行為而養成說一套做一套的惡習,這是最失敗的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一個大題目,但愛國主義情懷卻是一個孩子正常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有的時候一些家長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上,以為只要把這兩點抓好了,孩子的前途就有保證了。這是極大的誤區,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離得開國家,國家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也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傳統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髓,似乎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但卻讓一個人在不經意的行為中閃現出它的痕跡。一個沒有國家概念的人,一個對國家沒有情感的人,怎么能夠快樂,又怎么談得上健康發展呢?
在家庭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細節:
(1)父母自己要具有愛國主義情懷,才能更好地對子女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經常帶孩子外出旅游,通過孩子親眼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對孩子進行教育。
(4)通過鼓勵孩子參加義務勞動和社會志愿服務來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5)各時期的愛國主義表現形式不同,要善于引導孩子理性面對。
下一篇:居里夫人的四個品德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會孩子充當社會角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