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天才不是等你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存在差距時補救就能長成的,更不是把孩子交給早教機構、興趣培訓班后撒手不管就能順其自然地長成,天才的培養在于生活的點滴。人生的哲理、生存的智慧都蘊含在每天的生活中,只需將生活中的智慧和道理正確地教給孩子就足夠了,而不是舍近求遠、勞民傷財的把孩子扔進各種學習機構,那里畢竟只是一個補充。《卡爾·威特的教育》就是將天才教育融入生活的典范。
一位向我推薦此書的前輩曾告訴我,一定要在要孩子之前仔細讀這本書,等孩子出生后再補就有些晚了。誠然,在“造人”之前夫妻雙方都看一下這本書,確實能產生一種重大的責任感和培養天才的使命感,一些生活細節的描寫對孕期夫妻的協調也有不小的作用,雙方會多一些體諒和包容,在培養天才之前也會培養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準備的父母。老卡爾·威特對天才孩子的期盼和培養就是從胎兒開始的。但是百密一疏,小卡爾·威特出生的時候卻有些癡呆,但正如老卡爾·威特所堅持的——— “孩子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于環境”,他開始了自己的教育計劃。從生活習性到性格品德的培養。
在老卡爾·威特眼里,在生活中要時刻關注孩子但是不能溺愛,當小卡爾毫無緣由的大哭時,老卡爾·威特不會像現在的大多數父母一樣,手足無措,疼惜得要命,他相信此時的孩子即使不靠哭泣來博得重視也能找到自己的快樂;當孩子在睡覺時,他堅持不能“像布娃娃那樣把他裹得緊緊的”,而是讓孩子得到自由和運動的空間;每天他都會給兒子洗澡、按摩手腳,發展孩子的觸覺,促進其血液循環,從一歲的時候就教他洗臉刷牙,用手絹擦鼻涕……這些看似簡單平常的生活習慣卻無一不蘊含著老卡爾·威特的“用意”。
除了生活細節的培養,對于孩子的啟智,老卡爾·威特也將其融入到生活中,他主張“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育”。在卡爾·威特小時候,他就非常注意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來開展小游戲培養孩子的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等,“顏色競賽”、“留神看”“什么不見了,什么又來了”等,看似簡單的游戲卻能極大地調動孩子的大腦。甚至對幼兒來說,內容復雜的歷史事件都可以用游戲、戲劇等形式讓他很容易的記住。
老卡爾·威特認為,孩子3歲以前除了語言、音樂、文字、圖形等必須的知識灌溉外,還應該對孩子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不要輕信任何人”、“如何爭取應得利益”“學會面對失敗”“如何具有同情心和責任心”等,可能乍一聽這些教育理念,會讓有些父母覺得教孩子這些會不會太以成人化的標準要求孩子,而這些卻是社會要求每個人所必須學會的,這些做人的道理,老卡爾·威特也可以很輕松地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人生”,在與小伙伴們交往中把握好交往的尺度。正如他所言“我教育兒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為他打開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夠敏銳地觀察到社會上的壞事,洞察出社會上的矛盾和缺陷。”
……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教給孩子很多的人生財富,就看怎么挖掘,生活中成長起來的“天才”更順其自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們的身邊,并不缺乏像老卡爾·威特一樣的教育智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發現它們,然后傳給孩子。
(本刊記者白亮)
名家評論
為什么諸多神童同時集中于哈佛大學,世上根本不可能有這么多的偶合現象,這全是受益于《卡爾·威特的教育》的結果。——— [日]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 木村久一
把一個低智兒培養成了聞名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美)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 鮑里斯·塞德茲
這本書出來以后,小孩子可以多發些笑聲,父母也可以少受煩惱。這本書是兒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中)中國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我曾經偶然接觸到本書,并且立即向我的朋友推薦它,因為它體現的教育智慧可以幫助中國的父母更輕松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導唐玉光
下一篇:別讓期望扼殺了孩子的天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一出生就要進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