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外科醫生 W.C.Rucke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告訴我們,令人厭惡的寄生蟲曾經都有翅膀,后來失去了翅膀,這是因為它們變成血液里的寄生蟲后,不再需要再為食物而工作了。寄生蟲失去了飛翔的機會,這對人類來說,是值得高興的。因為寄生蟲得到大自然應有的懲罰。但是這里面卻隱含著一個可怕的真理,身體的某一種功能如果不去使用就會退化。
同樣,孩子的天賦如果沒有及時開發,過后它們就像不曾存在過一樣,一點兒蹤跡也沒有。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因此當小維妮弗里德還未曾降生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她的天賦在沉默中消失,這也是一個稱職母親該有的責任。
現實中我也是這樣做的。從小維妮弗里德一出生我就開始對她進行科學的早教。我的方法是盡量用一些偉大詩篇或者偉大人物的藝術作品來培養她對追逐美好事物的興趣。例如,在維妮弗里德嬰兒時期,我就在她的育兒室懸掛了大量著名畫家作品的復制品,且選用的這些作品都是表現美麗、圣潔或者勇敢的主題。我想當維妮弗里德熟悉了這些作品后,在她內心就會形成一種向美向善的審美傾向。
我的方法果然管用,維妮弗里德 5歲的時候,從一本畫冊上看到一幅卡拉瓦喬關于“圣母”的作品后,維妮弗里德立刻表現出十分厭惡的神情。這是因為她看到畫作中的圣母像一位沒有教養的洗衣婦一樣光著巨大的腳板躺在地上。
雖然維妮弗里德的父親向她解釋,這是屬于卡拉瓦喬的表現方式,但她仍舊不能改變看法。等她知道了卡拉瓦喬的傳奇生平后,她依然說:“哦,爸爸,他可以那樣糟糕地表現圣母,但我也可以表示我的不喜歡,那不美麗。”維妮弗里德的父親很驚訝小女兒堅定的審美判斷力。
正是在幼年時期就已經形成的這些審美觀念,使小維妮弗里德在以后的生活中始終懷有追求美好事物的積極心態。
因此母親們必須明白,孩子小的時候不懂得拒絕,你給她什么,她就會接受什么。當然,如果你什么都沒有給她,那她就會一無所有。
從孩子一出生就該對他進行教育,我想每個母親都應該這樣做。
下一篇:天才的培養在于生活的點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荷蘭:注重培養孩子鉆研精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