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孩子來說,敢于表現是一種很珍貴的品質,不少家長都會這么鼓勵孩子:不管做的、回答的好不好,只要敢于表現就可以了。但是,在生活中,還是有些學生膽子比較小。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敢于表現呢?
椰子樹:一般來說,交際能力好的孩子會敢于表現自己,因此,家長要有意擴大孩子的交際和接觸面,讓孩子經常面對陌生的人與環境,逐漸減輕不安心理。有空的時候,可以帶上孩子和鄰居聊上幾句,幫孩子與同齡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誼;買東西的時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付錢;經常到同事、親戚家串門;節假日,一家三口去旅游,讓孩子置身于游客潮中……隨著見識的增長,孩子自然會敢于表現自己,甚至是自然地表現自己。
自由的蜜蜂:從某種意義上說,讓孩子敢于表現就是讓孩子自信。如何讓孩子自信,我覺得還是需要家長不吝嗇地鼓勵。但是鼓勵也需要技巧,可以對孩子的特長加以鼓勵。比如通過唱歌、跳舞、數數、背誦古詩、講故事、畫畫、模仿等形式挖掘和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先創造機會讓他在家人面前展示,加以熱情鼓勵,樹立信心。當孩子為得到贊賞興奮不已時,家長順水推舟,鼓勵孩子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
果果媽媽:家長要創造機會,給孩子提供表演的舞臺。孩子愛表現其實是練出來的,我們發現,那些參賽經驗豐富的孩子都是自信滿滿,特愛表現自己。有了家長的肯定,如果再加上外人廣泛的認可,孩子的自信心會得到很好的強化。
陽光快車:中國的孩子整體不愛表現其實跟國民性格有關,舉個例子,我們問一個中國木匠,問他的活做得怎樣?他一定會說,一般一般,拿不出手;而我們去問一個美國木匠,他一定會忙著夸自己的手藝高。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浸染,形成了我們含蓄、內斂、寬厚的國民性格,這種國民性格也不見得不好,我只覺得,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也要人們面對機會能勇敢、大聲地說“我行”。針對家庭教育來說,培養孩子自我表現的勇氣和習慣,就成了一個重要內容,對內向、膽怯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下一篇:找個“對手”強化競爭意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換個方式跟寶貝說“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