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廚房,在許多家長眼里是孩子的“禁區”。專家認為,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走進廚房,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動手和自理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做好準備循序漸進:開始教孩子學習做飯要避免在廚房進行,最好先選擇一個大大的飯桌。
廚房,在許多家長眼里是孩子的“禁區”。“別進來,危險。”“這里油煙重,快出去。”當好奇的孩子想走進廚房看看、摸摸的時候,經常被爸爸媽媽拒之門外。而近日,“廚房教育”卻在一些國家火爆起來,廚房被當成教育孩子的“好課堂”。專家認為,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走進廚房,不僅可以培養孩子動手和自理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系。
國外流行“廚房教育”
雖然中國的父母們不大讓孩子進廚房,然而“廚房教育”近來在日本和美國都流行了起來。美國的一家電視臺開設了由9歲小男孩主持的美食節目,而日本則開設了專門的“廚房學校”,為了讓孩子增長學習能力、培養智能,很多日本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到“烹調教室”參加學習。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日東京的小平市就開設了一家“親子料理教室”。一次大約可以容納6戶人家一起學習。小孩子們在父母的指導下拿起菜刀,按照大人的指導學習烹調。比如讓孩子學會怎樣打雞蛋才能避免蛋殼不掉進碗里、不能用肥皂清洗小海貝等。淘米、洗菜、切菜……孩子們穿著小圍裙、戴著小袖套,孩子們在家長的親手把持下,一點點把胡羅卜等切成絲。
據主辦者介紹,“親子料理教室”本來是針對小學生為對象舉辦的,可是近日幼兒開始增加,最小的小朋友只有兩歲。而帶孩子來學習烹調的家長則認為,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菜可以鍛煉他們的能力,也可以讓他們體驗到勞動的辛苦。
中國家長:“從小就要培養”VS“大了也不用干”
談起“要不要讓孩子進廚房”,接受采訪的家長看法不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己動手做飯”的能力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也有人覺得“孩子應該有獨立能力但未必要學做飯。”
方小姐的女兒今年讀小學三年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方小姐說自己從來沒有讓女兒進過廚房做家務。“別說孩子了,我自己都不怎么進廚房的,從小到大都是媽媽做飯的,女兒生下來之后我們就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或者時不時地就吃飯店嘍,感覺也沒什么。等女兒以后長大了,估計都是吃快餐了,誰還有空進廚房啊。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做飯并不是一定會不可的。”
而伊伊媽媽則認為讓孩子從小就在廚房鍛煉鍛煉很有必要。“應該教會孩子照顧自己。要不長大了,自理能力差的話是要受罪的。我們不可能天天陪著他們吧。”說起女兒在廚房的表現,伊伊媽媽很有成就感。“伊伊三歲的時候就對廚房很好奇,總是跑進來這個看看、那個摸摸,我就讓伊伊幫忙洗洗菜、遞遞碗筷。后來我試著教伊伊做一些簡單的菜,如水果沙拉、涼拌黃瓜等。我會先給她示范,讓她熟悉整個過程,再讓她自己動手做。現在伊伊上幼兒園大班了,在廚房,她可是我的好幫手。廚房水開了,伊伊會喊我;她還會幫我切些容易切的蔬菜。和女兒一起在廚房做菜真的很開心。”伊伊媽媽說,開始孩子難免會出錯,但是只要多點鼓勵,耐心教教,孩子就會慢慢學會。
專家看點:“廚房教育”大有裨益
究竟要不要讓孩子進廚房呢?廣州“心智源”教育中心主任劉中良認為,對孩子來說,“廚房教育”大有裨益。
會做飯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專家認為,“進廚房”對于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有很大幫助。“人要生存必須要有物質基礎,而‘吃飯’則是基礎的基礎。讓孩子在廚房里擇菜、洗菜、淘米煮飯,甚至學會煲湯、炒菜,可以讓他們更加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賴、被依靠的,對于安全感、自信心、獨立性都有助益。”
從做飯中學習知識技能:日本“廚房學校”的主辦者認為,在廚房里,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和技能。“廚房能夠教給孩子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從小就受到危險的菜刀、火的刺激,并學會和這些危險的東西打交道,可以讓孩子的手腳靈活,并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此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從廚房的學習實踐中認顏色、數數量,體驗酸甜苦辣的不同味道。”
勞動的辛苦需親身體驗:專家認為,如果孩子從小就被養成動輒去飯店“撮一頓”的習慣,則很容易形成好逸惡勞、愛享受的性格。“美食的確是一種享受,但家長應該讓孩子切身感受到,要想享受美食,就需要付出勞動,這種勞動首先是要有錢去買來食材,然后自己親手加工,流很多汗才能變成可以入口的食物。正所謂‘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貫的‘飯來張口’,孩子就無法感受到‘享受必須靠辛苦才能換來’,而是認為‘只需要跟服務員點個菜名,美食就自動被送上來。任何享受都只需要索要,不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這對于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害的。”
“進廚房”增進親子關系:“在廚房做菜燒飯,可以讓身心放松,不僅可以舒緩壓力,還可以讓家人之間更家親密。”香港親子教育專家劉云翔認為,在廚房里和孩子一起勞動,是很好的增進親子關系的方式。“在香港,也有很多父母常常抱怨沒有時間陪孩子,事實上增進親子關系未必需要很長的時間,而是需要一個‘有效時間’。在這個‘有效時間’里,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一個工作,這個過程中有交流、有協作,最有助于增進感情。”
重要提示:學習烹調要循序漸進
專家同時提醒家長:雖然“廚房教育”大有裨益,但必須注意“循序漸進”。
時刻注意安全第一:“廚房里的煤氣、熱水、刀和火等畢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對于成年人來說尚且需要集中注意力和避免危險的努力,對年紀很小的孩子來說就更要首先考慮安全。如果孩子在廚房里遭到嚴重的割傷、燙傷、燒傷等事故,就得不償失了。” 專家提醒家長,在決定讓孩子學做飯之前,首先要和孩子“約法三章”。如“做飯之前要洗手”、“不許在廚房內亂跑”等等。第一次學習要避免使用刀和火,在孩子習慣用刀為止,家長要一直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等孩子熟練了,再放手。大人用的刀把太粗,最好使用適合孩子的菜刀。需要加熱時,首先讓孩子練習如何點火,如何滅火。還要告訴孩子,點火之后周圍的鍋等也會發熱。
做好準備循序漸進:開始教孩子學習做飯要避免在廚房進行,最好先選擇一個大大的飯桌。可以在飯桌上擺滿各種原材料,便于家長在后面輔助。并為孩子準備合身的圍裙和頭巾,還要為孩子準備好腳踏臺,增加身高。
首先要讓孩子對烹調感興趣,然后才讓孩子接觸到刀具和火等。第一次學習最好是拌菜類,比如沙拉、三明治等。第一次用刀也要注意選擇容易切的材料,如豆腐,黃瓜等。即使切得不好,也要給孩子表揚,增加孩子的自信。最初教孩子如何煮菜,要告訴孩子如何避免菜下入鍋中時沸水四濺等。其次按順序學習燉、炒、烤等,難度逐漸增加。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最好要讓孩子做最后的打掃和洗碗筷等,養成良好的習慣。
下一篇:大人越包辦孩子自主性越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好作文是玩出來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