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就要到了,每年這個時候都是老師們最幸福的時刻,學生們的祝福讓老師們由衷地體會到自己從事的是一份既光榮又幸福的職業。不過,在教師節來臨之際,也有一部分家長,特別是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們有一點小小的煩惱——這是老師的節日,要不要給老師一份特別的禮物?
為難——— 送還是不送
“咱們中國人最重視節日,禮尚往來又是節日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可是教師節我有點拿捏不準了,不送老師禮物,怕顯得沒有禮貌,送呢,又怕人家老師不收反倒顯得家長世俗。”家長孫先生是位生意人,人情往來是他的強項,可作為一名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家長,他在教師節要不要送禮上卻犯了嘀咕,最近幾天,孫先生忙著向其他家長打聽“行情”。孫先生告訴記者,老師在他眼里一直是神圣的,可在社會上待久了,他覺得老師也是人,也會有各種想法,本來他覺得教師節送禮有辱老師的斯文,可又怕人家家長都送,他若不送禮老師會對孩子不好。
家長楊女士同樣在為教師節是否送禮而發愁,她告訴記者,一開始她也覺得送不送無所謂,老師應該不會這么世俗,可最近她去商店發現,有些禮品專柜正在做教師節的促銷活動,這讓她很是擔心。“商家是最精明的,如果沒有送禮的,為什么會有專門的促銷?”楊女士覺得,與其因為送禮問題得罪老師,倒不如在今年先給老師買上一份禮品“探探路”。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確實有一部分家長正在為教師節是否送禮而煩惱,特別是新生家長,更因為“把不準脈”心里犯嘀咕,還有一部分家長則是看了一些關于教師節送禮及老師收禮的網絡帖子及新聞報道而變得心里沒底,不知道在教師的節日中家長究竟應該為孩子做些什么。“雖然大部分老師都是好的,但萬一我們家孩子攤上一個師德稍差的老師,家長不送禮孩子穿了小鞋怎么辦?”一位家長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過來人”大多不給老師送禮
近日,記者針對教師節是否要給老師送禮這一問題,在山師附小、勝利大街小學等學校采訪了部分學生家長,結果發現,絕大部分作為“過來人”的家長都沒有給老師送過禮,而且學校也明確向家長表示,不要給老師送禮。
家長彭女士說:“每年教師節,孩子都送給老師一枝鮮花表示祝福。鮮花雖然只有幾元錢,卻代表了孩子對老師的一片心意。”她告訴記者,她的孩子上小學四年來,她作為家長從未給老師送過禮品。彭女士不避諱曾有過要送禮的念頭,她說:“老師整日為孩子操勞,家長在教師節表示一下也是人之常情。孩子剛上小學時,我們曾在教師節有過送禮的念頭,后來學校老師明確表示不收禮后,我們才放棄了這種想法。”
“不送禮就怕別的家長都送,老師對孩子有看法;送禮又覺得會助長不良風氣,有損師德。”張女士的女兒上五年級了,作為“過來人”,她說,“我也曾猶豫過,怕不送禮老師會不重視自己孩子,后來覺得這種想法沒有必要。”她說,現在學校杜絕收禮風氣,老師們也大都有良好的師德,家長不必為送禮的事憂心。“五年來,我們家從未給老師送過禮,教師節時女兒會送給老師一張賀卡和一朵花表示心意。”張女士說。
李先生的孩子剛上一年級,他說:“我打算周末帶孩子到商場,讓孩子為老師選點象征性的小禮品。”李先生說:“教育是一片凈土,我們盡量不去用世俗的東西污染它。如果家長在教師節沾染上世俗之風,送老師貴重的禮物,禮品就變味了。”
記者隨機采訪了15位家長,只有姚女士一人表示要在教師節送老師禮品表示作為家長的心意。“作為教師,我比其他人更了解老師為學生付出的勞動。教師節要到了,我打算為孩子的老師買點水果,禮物不貴重,貴在誠意。”姚女士說,“每當自己收到學生送的小禮物時,心中總是充滿溫暖。作為一個有雙重身份的人,我要把這種溫暖傳遞下去,讓老師知道,我們家長也理解他們工作的艱辛。”
學生的真情遠比禮物貴重
山師附小三年級的女生小楊悄悄對記者說:“我今年要送給每個老師一朵橡皮泥做的花朵,保證是獨一無二的禮物。”她告訴記者,以前教師節她曾給老師送過鮮花和賀卡,再送就沒有新意了,“我要做一朵最漂亮的玫瑰花送給班主任老師。”小楊說,“班里的其他同學也都是送老師鮮花和賀卡等小禮物,送鮮花的太多了,我要送給老師一朵最特別的鮮花。”“我們老師說了,她只喜歡我們自己做的禮物,不讓我們買禮品給她。”南上山街小學一位學生告訴記者,他們學校每個班都有自己特色的手工制作工藝課,而且隨著年級升高,他們已經學了很多“手藝”。“我在假期就準備好了教師節禮物,保證是我自己親手做的。”學生說。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孩子們眼中,教師節是神圣的節日,他們都想在這一天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情,而孩子們準備的禮物大多是鮮花和賀卡等小禮品,沒有一個學生想送給老師貴重禮品。
“作為老師,教師節那天當然對學生有所期待,但我最期望收到的禮物是學生們對我的理解。去年全班同學在上課時大聲說‘老師我們愛你’,讓我十分感動,這也是我從教十幾年來收到的最貼心的一份教師節禮物。”劉老師是一位小學班主任,她告訴記者,以前也有家長在教師節送禮給她,這反而弄得她很忐忑,覺得家長是不是認為她的工作做得不好,后來,她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這份禮物送回去,并通過家長會告訴家長,如果認為她的工作有疏漏可以直接找她交流,千萬不要再用這種方式“提醒”她。從那之后,班里就沒有家長在教師節給她送禮了。“我今年已經給學生們說了,今年教師節不收任何禮物,包括賀卡和鮮花。”郭老師說,他不想讓學生過早地養成這種送禮的習慣,因為無論禮物大小都會讓年幼的學生產生禮物上的攀比,進而沾染上社會中那些世俗的毛病。“我不拒絕已經工作的學生給我送來的大禮,但現在還上學的學生送來的禮物我一概不收。”郭老師說,他希望收到的是學生們發自內心的對老師的尊敬,而不是一件件實在的禮物。
下一篇:適當挫折利于孩子的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孩子一個快樂從容的心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