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童謠是每個人童年記憶中美好的一部分,其內容多為健康向上、積極進取,而近日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現在孩子們之間“流行”的一些童謠的內容已有很多都變了味兒,充滿侮辱字眼、惡搞歌詞古詩的童謠層出不窮,堪稱“灰色童謠”。
另類童謠內容惡俗
近日,市民劉女士打進今晚報新聞熱線反映,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放假在家,與同學打電話時突然冒出一句:“祝你順風,半路掉坑,兩腿一蹬,壯烈犧牲。”劉女士問兒子為何要咒罵同學,孩子則說:“同學要出門旅游,我這不是祝福他一下嗎,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劉女士對記者表示,孩子說這樣的童謠只是同學間調侃的一種方式,這樣“好玩”的順口溜還多得是。類似劉女士這樣的反映之前也接到過不少。家住南開區的李女士更是給記者列出了幾條從孩子筆記本上看到的“灰色童謠”:“人在教室心在外,讀書不如談戀愛。老師怒問為什么,為了子孫下一代”等等。家長們普遍表示,這些有悖于童謠純真樸實標準的“灰色童謠”多數內容都不太健康,他們擔心孩子傳唱這樣的東西會對身心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傳統童謠“老”得乏味
昨晚,記者采訪了幾位反映“灰色童謠”家長的孩子。劉女士的兒子小濤表示,校園中很流行這樣的童謠,大家覺得其中的內容很現實,很貼近生活,并且朗朗上口,比起一些“老童謠”有趣得多。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孩子們之中流傳的“灰色童謠”大致分為改編自歌詞和改編自古詩兩種,其內容多為學習生活及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和平區某中學的學生小昊對記者說:“我就愛收集這樣的童謠,收集得越多越受同學羨慕,省得他們說的時候我就沒詞兒了。”記者在百度的一些貼吧上也看到了學生們之間發表的各種“灰色童謠”的帖子,點擊率一般都很高。
“灰色童謠”不能放任
對于“灰色童謠”的問題,天津社科院輿情所所長王來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一定意義上來看,“灰色童謠”很多反映一種不健康的人生態度和學習態度,可能會對孩子們形成不好的印象。對于這樣的東西,家長和學校都應該進行適度的管束,避免其愈演愈烈。而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從“灰色童謠”中看出更深一層的意義。現代的孩子,面臨沉重的學習壓力和社會上很多負面東西的影響,他們編寫這樣的童謠,很多就是為了發泄不滿或讓自己緊張的心情放松。應該說,很多“灰色童謠”都擊中了校園和社會上某些方面的軟肋。而從這些童謠的內容文字上來看,足見作者的觀察力、幽默感、富文采等特點,我們甚至可以說,它們中很多都包含著一種自嘲和反諷的意味。因而,對于“灰色童謠”,我們既不能聽之任之,也不能將其無端視為洪水猛獸。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