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有信仰很重要
培養孩子的精神價值觀和理想主義與促進孩子的身體健康同樣重要。當我用“精神性”這個詞時,我不只是在談論宗教意義上的精神,而是我們可以為他人付出的仁慈、忠誠、愛心等這些很平常的東西,這些在我們今天這個崇尚物質的文化中通常不夠被重視的品質。
理想主義和精神價值觀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科學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取代了宗教,他們已經把科學當成了宗教和精神價值觀的替代品,但是他們忘了,科學始終無法營建一條通往靈魂的道路。科學是唯物的。
當我還是個年輕人的時候,我認為有信仰并不比做一個體面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更重要,現在早已不這樣想了。我們是有信仰的物種,我們必須信仰一種宗教或者擁有其他精神追求,否則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把追求物質享受放在了第一位。
為孩子做出改變
現在的孩子通常被教育成相信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只是為了出人頭地,事實上我曾聽到父母對孩子們說:“不要操心政治,不用擔心戰爭與和平,也不必那么關心生命的意義,你的工作就是掙錢和出人頭地。”所有這些的結果就是我們會忘記其他人的需要,就像我們會不那么關心所有孩子的幸福,也不會關心其他公共事務。
只要認真地和孩子談一談他關心的事情,就會讓他知道別人很重視他。
如果孩子感覺自己受到重視,反過來,他就更有可能重視他人,通過增強他的自我意識,包括看到自己的父母參與學校、社區募捐活動、慈善事業、地方選舉,他可能會更加關心、施予和幫助其他人。而且,關鍵是父母要以身作則地提醒孩子,重要的不是你擁有什么,而是你為他人做了什么。
下一篇:怎樣讓孩子理解看到的暴力行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遇到困難就哭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