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好不容易上了公交車,我努力地在車廂中找了個位置把自己安頓下來。忽然覺得背后有人拍我。扭頭去看,一個媽媽正在輕輕地打她兒子的手。這是一個大約3歲多一點的男孩。
這個媽媽一邊打一邊說:“你這孩子手咋這么閑?給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隨便弄人家,你咋不聽呢?!”說完又打了一下。我對那個孩子笑了笑,輕松地轉過頭來。
過了一會兒,我又被拍了一下。沒等我回頭,拍手聲和呵斥聲傳了過來,“哎!叫你別動!叫你別動!阿姨要打哪!”話音剛落下,我又被拍了一下。這次媽媽說:“你再弄,人家警察來抓你!”這次似乎生效了,大約有五分鐘我沒有被拍。但我又聽到媽媽在說:“哎!跟你說了,警察來抓你呢!”我很納悶地再次轉過頭去,這位正在把她孩子的手從另一位女乘客身上拿開。無奈這孩子的速度極快,短短五分鐘,他又拍了那位乘客兩次。他媽媽最后實在沒辦法了,就抱住孩子說:“你再弄,我不要你了!”這大概就是“最后通牒”了。那孩子看看媽媽,又看了看那個女乘客,發現她們都沒有生氣,便對著媽媽哈哈地笑了起來。這時他看到了我,便又把手向我伸來。這次他媽媽在他拍到我之前“及時制止”了他。
看到這兒,我笑著問孩子:“你是不是想感覺一下我的外套摸上去什么感覺?”聽了我的話,孩子吃驚地睜大眼睛看了我一會兒,然后微笑著輕輕地羞澀地點了點頭。“那好,我知道了,我可以讓你摸一摸。”我將身體靠向他,并伸出了一只手臂。孩子楞了一會兒,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來摸我的外套。他的手剛一接觸我的外套時就停了下來,抬起頭看著我。我對他笑了笑,不動聲色。他重新低下頭,輕緩地、專注地在我的外套上撫摸了一會兒。之后他抬起頭看著我,臉上掛著滿足的微笑。我看著他的眼睛,笑著對他說:“小伙子,如果你想摸別人,可以!不過在摸之前需要經過別人同意。只有別人同意了才可以摸,知道了嗎?”他笑著聽完我的話,又看了我一會兒,高興地點點頭。
這時男孩的媽媽忽然問我:“唉喲,你是不是老師呀?”“對!我是老師。”我回答。“我就說嘛,你是哪個學校呀?”“我是寧夏蒙特梭利國際學校的老師。”“噢!哎呀!我這個孩子可調皮了!煩人的很!我拿他都沒有辦法。”我說。“其實你的孩子很棒!你看他摸我外套的時候,又溫柔又優雅,他真的很棒!他只是需要成人正確的引導。”她說:“唉!我們又不會么!”“其實這并不難!就象剛才,你總是打他并不能讓他放棄去拍別人。反而他更想知道他被媽媽打是這種感覺,那打別人是什么感覺?那些人被打是否與我感覺相同?這讓他更想嘗試去打別人。所以以后別再打他了,試著了解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可能效果會更好。”我對她說。“噢!你說的有道理。我就是拿他沒辦法。打吧?舍不得;不打吧?他又淘得很!”她說。“阿姨!阿姨!”這個男孩打斷了我們。“你是哪個學校的老師?你們學校都有啥?有中班沒?我告訴你噢!我馬上就要上中班了……”就這樣,在我下車前的這段時間里,這男孩連珠炮彈似的問題就成了談話的中心。
下車后我一直在想,其實這孩子的內心是那么的細膩,敏銳。他之所以不斷地去拍別人,除了想感受打別人的滋味,更想引起媽媽的關注,想知道媽媽有多愛他。
是的,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孩子像他一樣,在期待著被爸爸媽媽關注、理解,渴望被肯定和贊賞。
點評:在我們的文化中,成人是權威,成人最關注的僅僅是自己的問題,而兒童卻總是被忽視。實際上,忽視了兒童也就是忽視了我們成人自己,這不僅僅是因為兒童最終要成長為成人,更因為希望得到關注、理解、肯定、贊賞,是“人”的一般內心需要,成人如此,兒童也是如此。
點評人:王銀春
下一篇:寶貝接受禮物需要注意的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么讓寶寶與科學零距離接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