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了解了孩子是天生的“玩家”,并弄清楚了父母對寶寶“玩性”該有的態度后,接下來爸爸媽媽就該從實處著手,讓寶寶真正“玩”得有品質,從“玩”中得益。
以親近自然為上
回到上海后,我最苦惱的一件事就是寶寶很少有機會與大自然接觸了。雖然,上海不乏漂亮的綠地,規模較大的公園,但觀賞性多于參與性。綠地的鴨子、天鵝總是與孩子隔欄相望,碰不到摸不得;孩子想拘起一把泥土,公園的管理人員就會上來以“七不”教育。
但其實,孩子的天性是最喜歡與自然“零距離”。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在雙休日帶寶寶去近郊,親近一下芬芳的田野,生機的動物,還有清新的空氣。在大自然里,不要怕孩子跌了,弄臟了,更不要帶人工的玩具,就是讓孩子無拘無束地自己找樂子。只要有假期,我就選擇帶小孩子去爬山涉水,接觸水、土、動植物,因為如果父母給與了孩子寬廣的視野,這份獨一無二的感受會釀出豐富的內心情感。
以體育鍛煉為重
重智不重體是中國傳統育兒中最大的弊病。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不僅僅是為了讓寶寶長高長好,更重要的是在運動中孩子會學習許多重要的人生品格和技能,如協作,忍耐,平衡,自我控制力等。我的朋友一家每個月去爬山一次,它既囊括了親近自然又包含了體育鍛煉。家長可以挑些地勢不那么陡峭,難度沒有那么高的山野。而網球則是我的最愛,所以我發動全家每周末打網球。小兒子年紀小還不能打網球,但腿力好可以溜旱冰。
以動手能力為主
動手做事是小孩子成長的基礎,也是開發智力的前提。我上篇里提到的《花園寶寶》電視節目就有一本同步雜志,引導寶寶“動手”,邊看電視邊“玩”雜志,貼紙,涂色,拼圖,充分調動孩子的能動性。昨天下班回家,看見小兒子在黑板上畫了個不長頭發的“東西”,一看就知道是Makka Pakka。除了關注孩子的興趣點外,爸爸媽媽還可為孩子創造動手操作的各種條件,比如引導小孩子自制玩具,自己做餅干等。
陪孩子一起做 DIY 是鼓勵孩子動手的關鍵。媽媽要經常留意各類特別的好玩具,我在旅行中見到 DIY 玩具,會立即買下,千里迢迢帶回家,然后找個好機會一起玩。有個多米諾探險營玩具,我家寶貝們每月要拿出來玩幾次,特別當有別的孩子來家Party時。雖然排好多米諾方陣很費力費時間,但孩子們為了看骨牌“跌倒”的景象就是樂意大動手腳,而且可以反復自娛自樂。
總之,小孩子天生是動手的行家,只要給他們留出足夠的空間,就能玩出無窮的花樣。
以激發想象為先
想象力對于寶寶的智力開發,及今后創造力的培養都是至關重要的。在選擇玩具上,爸爸媽媽務必按年齡挑選合適的玩具。有一套圖畫書《猜猜看》,我兒子小時候特別喜歡“玩”。翻開書頁在書角上你會看到一個尾巴,但再往下翻一頁,畫面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增一部分,神奇地變成了一只青蛙,再翻下一頁時又變成了一只烏龜;當一本書完全翻開后則會變成完整的一長頁,展示出來的是一副完全出乎意料的畫面。當孩子每翻一頁時,都會去想象下一頁又會變出什么。于是,他的想象力也在每次翻頁時得到了發揮。
Jane Tips 小貼士:
1。不簡單認為“玩”就是玩具的同意詞。用心思為寶寶設計各類活動,是一種更高層面的玩法,孩子會從中得到比單純玩玩具更多的樂趣和收益。
2。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被“占領”。讓大地、沙坑、花草和各類體育項目成為“活”的玩具,豐富寶寶的生命,填充寶寶的好奇心。
3。不建議為4歲以內的孩子買電動玩具,這類玩具不僅不安全,還會抑制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4。類似樂高類的百變百搭,需要小孩手眼結合,鍛煉協調能力的玩具非常益智。2歲之內的孩子建議玩布制或是橡膠的可啃咬的安全玩具。
5。媽媽在選玩具時,一定要看寶寶的年齡是否適合。千萬不要拔苗助長,過早地“智力開發”對寶寶的成長并非有益。 文/黃靜潔
下一篇:參與同伴游戲鍛煉社交能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性觀念是從小形成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