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帶著女兒去看馬戲,馬戲團里的猴子、獅子、老虎和大熊,都能按馴獸員的意愿,挑戰(zhàn)極限,做常人覺得它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比如猴子做算術(shù)、老虎鉆火圈、大象跳迪斯科等。
看完節(jié)目,在余興之中,女兒又提出了她的幼兒版十萬個為什么,問:那些動物為什么那么聽話呀?
答:因為馴獸員要教它們呀!
又問:怎么教呀?
孩子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樣子。好在這不是癩蛤蟆是不是雙眼皮之類高難問題,對此我還略有些了解。于是就將此前親見和耳聞的關(guān)于馴獸的一些故事講給她聽:
那些野獸,本來是聽不懂人話的。最初被抓來的時候,什么也不會做,馴獸師就把它關(guān)進籠子里,不給它東西吃,一直餓呀餓呀餓,一直餓得筋疲力盡,灰頭土臉。然后,馴獸師就少少地給它食物,吃一點,教它一個動作,做對了,就再喂一個,做錯了,就挨鞭子。你想想,動物們都喜歡吃東西而不喜歡挨鞭子,慢慢就聽話了,會做各種動作!
女兒聽得津津有味,突然冒出一句:就像你教我做算術(shù)一樣,做得好就獎勵吃巧克力,做得不好就打屁股。
她說這話,純屬自然聯(lián)想,而絕沒有嘲諷的意思,但在我聽來卻如挨了一個蘸了辣椒的耳光,臉頓時熱乎乎的。
細(xì)想平時對她的教育,突然覺得她有這樣的聯(lián)想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在很多時候,我在不自覺中,采用了馴獸師對付動物的辦法,嘴上掛得最多的就是:“你乖,做好什么什么,我就給你什么什么”或“你不聽話,我就不給你什么什么”甚至“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盡管這些大多都是說說而已,而且基本是只兌現(xiàn)好的不兌現(xiàn)壞的,但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逐漸形成一種價值傾向,即順從父母的意愿,就有糖吃,反之,就會受懲罰。這種價值觀,在孩子很小,所面對的問題并不復(fù)雜,父母還能代其選擇正確的做法時,影響還不算大,而且負(fù)面性并不強。而一旦他們一天天長大,并面對父母都無法搞懂的問題時,便會陷入到迷惑和痛苦之中。而這時候,父母如果硬要再為其做主時,得到的要么是陽奉陰違的表面服從,要么是徹底反叛。而父母手中所掌握的誘惑和處罰手段,會因為孩子們的成長而失效,壓抑和扭曲自己愿望的人格品質(zhì),卻會伴其一生,并在壓抑、隱忍、扭曲和虛假中輪回。
因而,不能以馬戲團馴獸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能以物質(zhì)的誘惑和身體的痛感來展示成年人的脆弱。自出生那天起,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我們應(yīng)該有足夠的智慧、耐心和信心,去樹立他們健全的人格。
相關(guān)報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最大
不要忽視教育孩子的方式
愛是最好的教育
統(tǒng)一教育避免孩子“兩面派”
不要走進少兒教育的誤區(qū)
下一篇:常帶孩子到大自然轉(zhuǎn)轉(zhuǎn)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陪兒子一起去種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