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閔行區莘松幼兒園小班男孩君君(化名)比別的孩子任性、脾氣大,自理能力弱。老師顧未蘭家訪時得知,他父母是江蘇外來務工人員,每天工作到深夜,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君君的日常生活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對孫子寵愛有加,包辦所有的事情。當顧老師向君君父母反映孩子的情況時,君君媽解釋說:“每天都這么忙都是為了孩子,希望給孩子好的生活條件,讓他好好學習,不要被別人看不起。 ”
專家坐堂:
“新上海人家教現狀”的課題負責人郁琴芳表示,像君君這樣的例子在來滬務工的家庭里非常普遍,除了沒時間投入家庭教育外,很多家長還有重智輕德的傾向。希望孩子通過讀書好改變目前家庭較為拮據的現狀,忽視了孩子的交往能力、人品道德等方面發展。無論是孩子今后的文化程度、職業還是收入,外來務工家長對孩子今后的發展表現出比較高的期望,但往往因為孩子無法達到而導致理想與現實之間落差較大。
父母努力賺錢也非常辛苦,但專家提醒,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理解,錯過親子關系最需要培養的階段,以后就算父母想要和孩子重建親密關系,也會非常艱難。
相關報道:慎用“反比”
做孩子的好伙伴
和爸爸一起讀水孩子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不應與孩子心理隔離
我愛爸爸他也愛我
下一篇:不當的讓孩子放棄尊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提前“學會”不如按部就班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